張禹:細節藏文明
張禹是中國旅行社總社國際會議展覽有限公司的一名員工。長期的從業經歷中,他也曾因為客人的一些不文明行為遭遇過尷尬。
剛工作時,張禹為一家公司在國外組織了一次大型會議。會議結束后,會場工作人員把他帶到會場的衛生間,指著被踩得很臟的馬桶坐墊投訴。張禹連忙解釋,有些客人可能用不慣馬桶。工作人員很鄭重地說:“這些是公共設施,不習慣也要懂得愛護。”
“那次經歷讓我印象十分深刻。”張禹說,“后來我意識到,出現這種情況有一部分責任在于我們工作人員。泛泛倡導文明出境旅游是遠遠不夠的,需要一線領隊和導游身體力行,從每一個細節去宣傳引導。”
從那以后,張禹開始琢磨出境旅游的每一個環節,對于文化差異,他會在出發前介紹給客人。
而對于生活習慣上的差異,他更是從自己做起,對客人進行引導。
乘坐國際航班,張禹會在出行前的說明會上講清楚注意事項,比如取放行李要避免妨礙其他客人通過過道、聊天盡量小點聲、使用洗手間要快、起飛后再調換座位等等。他還會教給客人一些實用的機上英語,如怎樣與空乘打招呼,餐食和飲料的英語說法等。這種精細化服務,不僅收獲了客人的理解和尊重,也收獲了信賴和快樂。
在國外帶團時,張禹總是反復引導客人,過馬路一定要看信號燈,一定要走斑馬線。工作時間久了,有的客人出于信任,再參團時會指定張禹帶隊。有的客人半開玩笑地說:“小張,跟你出來的次數多了,我都習慣了這種文明的出行方式,回國我也變得守規矩了,也樂意勸導身邊的人遵守交通規則。”
“每次聽到這些,我都感到很欣慰。”張禹說,因為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饋。
一些旅游一線從業人員,往往放松對自己的要求,認為只能從側面引導,客人執意要怎么樣,導游無能為力。張禹則認為,每一名游客在國外都是一名中國的文化大使,一言一行,都會被放大為對中國的印象。“我們以什么樣的形象展現在世界面前,世界就會如何反饋我們。我愿意用自己不懈的努力,為中國游客文明出境旅游貢獻一份力量。”張禹說。
短評
取放行李要避免妨礙其他客人通過過道、聊天要盡量小點聲、使用洗手間要快……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往往反映了一個人的文明素養。張禹,這位普通的一線從業者告訴我們:文明源于細節。如果每一位旅游從業者都能像張禹這樣仔細琢磨處境旅游的各個細節,向游客宣傳引導時細一些再細一些,身體力行從一點一滴做起,文明中國的形象就會在點滴中不斷積累放大。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