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儉也能辦好晚會
時間:2013年08月16日來源:《光明日報》作者:
五部門聯合下發的《關于制止豪華鋪張、提倡節儉辦晚會的通知》,指出了文藝晚會、節慶演出過多過濫的流弊,擊中了文化活動求大競奢的痼疾。不僅為文藝領域帶來了一股節儉、樸素的清新之風,也引發了人們對文化活動價值導向和審美取向的反思。
節儉就辦不出好晚會嗎?當然不是。當年春節聯歡晚會剛出現時,也不過是有限的舞臺、簡單的場地,但樸而不拙、簡而不陋,絲毫沒有影響節目的精彩性和內涵的豐富性。很多名家名曲幾十年來傳唱不衰,經典臺詞若干年后仍口耳相傳,以獨特的方式留下了一個時代的文化印記。今天人們回顧當年的春晚,仍然驚訝于它能在開風氣之先的同時,將探索性和親民感完美地結合起來。而硬件有限不但沒有成為它的瑕疵,反而以一種本真和樸素彰顯了藝術本身的力量。
“節儉辦晚會”的通知,并不僅僅是在制止文化領域的奢靡浪費行為,也是在引導文藝活動的價值觀念向這種本真和樸素回歸。因此,落實精神也不能照本宣科,而要舉一反三,不能僅僅劍指“晚會”,還要對持有同樣思路的表演、節目、活動進行反思,摒棄在文化上一味求大、求奢的思路,把有限的財力、物力和傳媒資源用在群眾真正喜愛的節目中。
另外,落實精神“舉一反三”,還意味著要警惕這種奢侈辦會的做法從公開轉向隱蔽。對此,矯正文化領域的豪華鋪張之風,必須加強日常監管,謹防慶典由公開轉為內部、由晚會變成堂會,真正讓落實中央精神的力度體現在持久性和徹底性上。
文化藝術自有規律,功利邏輯肯定不會完全適用。奢華的投入可能炫目,但不一定動人;大場面、大制作可能會博人眼球于一時,但不一定會留下傳世經典。從這個角度看,“節儉辦晚會”的通知應成為對文化價值導向和審美取向進行反思的起點,而那些文化經驗中節儉的經典和奢華的敗筆,應當引起所有從業者長久地品評和思考。
(編輯:孫菁)
· | 從播出上遏制奢華過濫之風 |
· | 各界熱議中宣部等五部門叫停奢華晚會 |
· | 長沙:節儉辦晚會 大方惠民生 |
· | 央視中秋晚會 不拿地方財政一分錢 |
· | 山西、黑龍江嚴格把控文藝晚會和節慶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