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舞起來——寫在第三屆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閉幕之際
8月5日晚的新疆人民會堂,隨著芭蕾舞劇《白毛女》演出的謝幕,歷時17天的第三屆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圓滿結束了。
17天的時間里,來自12個國家和地區以及9個國內藝術團,2000多名舞蹈藝術家們,帶著時尚前衛的現代舞、多彩絢麗的民族舞、經典優雅的芭蕾舞等,在烏魯木齊、庫爾勒、石河子的8大劇場爭奇斗艷。66場精彩演出,6萬多名各族觀眾進場觀看,詮釋了舞蹈節的主題——和諧中國、多彩世界。
當盛會落幕,人們不禁回想:舞蹈節秉承絲綢之路留給我們的“開放、融合、創新”的寶貴精神文化遺產,讓新疆人民舞起來的同時,還給新疆帶來了什么?
通往世界的平臺
新疆是久負盛名的歌舞之鄉。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成員程萬里認為,舞蹈節就是在發散新疆的軟實力。世界各地的舞蹈藝術家把舞蹈節作為世界舞蹈藝術的盛事,紛至沓來。新疆通過舞蹈節,打開了眼界,擴展了思路,拔高了起點,并讓更多觀眾更深入地了解新疆。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新疆舞蹈家協會主席迪麗娜爾·阿不都拉既是三屆舞蹈節的參與者、執行者,也是一位忠實的觀眾。她認為,舞蹈節已經成為新疆文化藝術的一個精品品牌,成為國際民族舞蹈界的一個新平臺。它向全世界展示了一個開放、祥和、團結、穩定的新疆,更為新疆找到了通往世界的窗口與平臺。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原副部長段桐華認為,舞蹈節印證了新疆正在從文化資源大區向文化發展大區的過渡。曾因西域樂舞對世界舞蹈藝術貢獻頗大的新疆,如今不再停留在作品貢獻的層面,而是通過這個規模宏大并形成固定周期的活動,搭建了一個平臺,讓世界舞蹈藝術在這里呈現,讓新疆走向世界。
新疆舞蹈藝術獲得極大提升
從最初拿幾年前的作品進行展示,到如今一下子拿出6臺新創作的舞臺藝術作品,新疆本土藝術團體的步伐令人眼前一亮。新疆舞蹈家協會副主席、新疆藝術研究所所長李季蓮認為,舞蹈節極大地提升了新疆舞蹈藝術的創新活力。本屆舞蹈節開幕式演出的歌舞劇《情暖天山》,就是根據新疆阿勒泰地區青河縣一位哈薩克族老媽媽收養多位不同民族的孩子的故事創作的。在保持新疆特色的同時,整個劇目大膽創新,傳遞了人間大愛的正能量,激發了更多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新疆藝術學院副院長、新疆舞蹈家協會副主席塔來提·吐爾地認為,從過去的樂舞,到現在的整臺歌舞劇演出,新疆舞蹈就是依靠著舞蹈節這個催化劑,不斷地發展自我、完善自我,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舞蹈家協會主席蔣玫認為,新疆的群眾舞蹈藝術也在舞蹈節中得以提升。現在層出不窮的群眾性舞蹈藝術團體、假期里少兒舞蹈學習班的火熱,都是舞蹈節帶來的改變。
展示新疆的大美
“舞蹈節展示了新疆的開放意識,從某種意義上講,舞蹈節助推著新疆的開放。”烏魯木齊市文化局黨組書記張自敏這樣說。舞蹈節好似一個海納百川、變革、創新的文化大課堂,讓新疆人在與文化的近距離擁抱中,獲取了文化的滋養。
新疆社科院副研究員周麗認為,文化的開放帶來了民眾心態的開放,也將帶來社會發展的新氣象。
西部藥業原黨委書記劉萍說,舞蹈節給新疆人帶來了節日般的快樂和激情,中外藝術家和演員們也認為新疆觀眾的欣賞水平、藝術天賦、審美能力和劇場文明程度都是一流的。這說明新疆不僅僅有好山好水,更有熱情、文明的各族群眾,展示的是新疆的大美。
走出劇場的人們約定:兩年后,新疆再見!那時,會給你一個更加熱情、文明、團結、祥和的新疆。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