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動漫:期待從量變到質變
今年“六一”檔期,一批針對少兒觀眾的優秀動畫電影集中亮相。《潛艇總動員3-彩虹寶藏》以單日2658萬元的票房居同期國產影片之首,上映以來累計票房已超過5600萬元。《辛巴達歷險記2013》《魁拔2》等亦取得良好的市場成績。暑期檔更是熱鬧非凡,《我愛灰太狼2》《終極大冒險》《我是狼》《開心超人》《賽爾號3》《昆塔:盒子總動員》《鋼鐵英雄》《火焰山歷險記》《秦時明月》《我是一只小小鳥》等將扎堆上映,給觀眾一種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感覺。數量井噴之后,如何實現質的飛躍,讓觀眾不僅僅看到色彩拼盤、視聽盛宴,更讓觀眾感動心靈。近日,在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主辦、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國產動畫電影座談會”上,與會的相關領導和業內人士對此進行了深入探討。
進入快速發展時代
2012年共有33部國產動畫電影獲得了公映許可證,創造了4.7億元人民幣的票房,特別是寒假和春節檔期,一舉奪得了2.2億元人民幣的票房,涌現出一批有發展潛力的動畫電影品牌。《喜羊羊與灰太狼5》保持了票房過億,《洛克王國Ⅱ》票房超過6800萬元,主打動畫電影觀眾的《巴啦啦小魔仙》票房也達到了5100多萬元。今年“六一”,國產動畫電影票房占當日全國總票房的50%,徹底打破了以前《喜羊羊與灰太狼》系列電影一枝獨秀的局面,眾多國產動畫影片在銀幕上爭奇斗艷……一系列數字釋放出的積極信號,提振了國內動畫電影人的信心。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童剛指出,2012年中國電影產業已經形成了年產故事片745部、票房總額170多億元的規模,全國銀幕數量迄今為止已達到15000塊。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三大電影生產國和第二大電影市場。截至6月底,今年全國獲得上映證的故事片數量達到329部,票房總額接近110億元,國產影片的票房份額達到了61.9%。繁榮的中國電影市場為國產動畫電影的迅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隨著中國電影產業各項指標的不斷刷新,國產動畫電影進入了快速發展時代。”廣東原創動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運營總裁劉蔓儀補充道。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宣傳管理司司長高長力則看到了動畫電影的喜人成績對整個動畫產業發展的帶動和促進作用。他分析道,電視動畫和動畫電影相輔相成。從創作上看,很多動畫電影是延續了熱播的電視動畫創作而成,電視動畫的成功為動畫電影的創作和營銷奠定了堅實基礎;也有的動畫電影是原創首映,在影院取得成功后再改編創作成電視動畫,從而帶動整個動畫產業的發展。而從產業發展來看,動畫電影的成功能夠迅速給動畫企業帶來信心和收益,維持再生產,實現可持續發展。由于動畫產業的特點是產業鏈長,回報周期長,前期投入大,風險高,電視動畫創作面臨著相當大的困境。而電影市場相對成熟,回報速度快,回報率高,動畫電影應當成為動畫產業發展的戰略選擇。
在競爭中創意為王
由吉林動畫學院與禹碩動漫游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即將于今秋上映的原創3D動畫大片《青蛙王國之我嘞個去》起了一個大膽出位的片名。片方營銷負責人表示,我們用“我嘞個去”,主要想擺脫國內動畫片動輒“奇遇記”“歷險記”“總動員”的套路,表達一種基于解構的基礎之上的隨心所欲,向觀眾傳遞一種輕松、自嘲、勵志的感受。這個表述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動畫電影創意不足、雷同重復的現實。
“近兩年,香港古裝動作片和好萊塢超能量系列片由于創意重復,導致觀眾審美疲勞和心理逆反,在市場受到冷落。國產動畫電影的創作者也需要對這一現象引起警惕。”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張宏森進一步指出,一些系列作品的故事在不經意間就走向了一種循環模式,都在講小主人公經過努力,如何神奇地拯救了一場巨大災難的故事。第一部作品出來的時候可能令觀眾眼前一亮,第二部時創作逐步成熟起來,第三部達到頂峰,第四部可能就會面臨質疑。所以項目與項目之間、作品與作品之間的創意必須拉開距離,要掰得開、拎得清,才能不斷煥發藝術活力。
成績背后,我們必須承認中國動畫電影產業的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較美、日等動漫發達國家在許多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創意不足、內容膚淺、文化內涵欠缺、精品力作不多,成為我們亟待解決的難題。“我們不能把寶壓在營銷奇跡或技術革新上。精彩的故事、流暢的敘事、獨特的人物設計和影片所傳遞出的積極的價值導向才應是動畫電影創作者的王牌。”北京華映星球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裁胡勁松強調。
“一個好的創意要經過千錘百煉,才能成為一部優秀的作品。再往后的競爭就是拼創意、拼人才、拼創作周期、拼資金投入。”張宏森指出。
扶持政策為產業保駕護航
為了給國產動畫電影的發展助上一臂之力,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形成了9條政策和措施。其中包括:第一,充分利用好國家財政給予的電影精品資金,從2013年開始加大對國產電影資金的扶持力度,對重點企業、重點影片給予重點支持,并在現有的對每年電影劇本1500萬元的創作扶持資金中,增加對動畫電影創作的扶持;第二,從2014年開始舉辦一年一度國產動畫電影宣傳推介展映周活動,內容包括最新國產動畫電影展映和表彰、項目洽談和交易活動、學術交流活動等;第三,中國電影制片人協會成立動畫電影制片人分會;第四,在中國電影華表獎、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表彰大會、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等活動中適當增加或調劑對國產動畫電影的獎項;第五,從2013年開始,在一年一度的“北京放映”活動中舉辦中外動畫電影合作論壇;第六,從2013年開始,召開一年一度的國產動畫電影創作座談會,并將座談會制度化、常態化;第七,在暑期檔和寒假檔,由電影頻道對國產動畫電影進行推介,將電視平臺宣傳國產動畫電影的欄目固定化;第八,電影局要協同有關電影發行公司,為動畫電影協調出更加適合的放映檔期,提供更多的放映時段和銀幕數量;第九,從2014年開始,組織國內的動畫電影企業和產品赴戛納電影節、多倫多電影節等具有國際影響的電影節,推出專門的中國動畫電影展臺,集中宣傳營銷國產動畫電影等。
今年的杭州國際動漫節上,在展會綜合展館的大屏幕上不再顯示省區市、基地、企業產量的排名,而是代之以銷售收入、出口收入、推優數量、收視效果的綜合排名。前不久總局還改革了季度推優的評審制度,每季度向電視臺推薦優秀動畫作品,邀請六大動畫頻道的總監、教育界人士、觀眾代表和專家評選動畫作品。年終評審獎勵優秀動畫頻道時,總局將考核頻道播出推優作品的比例。下一步總局還將有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陸續推出,如年內將制定并出臺國產動畫片審查細則等。這一切都意味著國產動漫開始理性回歸,積蓄力量實現“質”的突破。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