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可能會看到別樣的風景——由挪威“慢電視”流行引發的思考
你會看柴火連續12小時從燃到滅的直播嗎?你能忍受長達12小時不間斷的電視直播采訪嗎?你會盯著熒屏上單調的編制冬衣的過程呆坐一夜嗎?最近,一種全新的看似“古怪”的電視節目類型——慢節奏、超乏味的直播節目正在北歐國家挪威流行。據說,這種被稱為“慢電視”的節目形式,已經和童話故事、越野滑雪一樣,成為挪威文化景觀的一部分。據媒體報道,挪威廣播公司二臺日前在黃金時段連續134個小時直播“北挪威”號郵輪沿挪威海岸線的5天游旅程。郵輪上的11架攝像機秘密拍攝,真實展現旅程全過程,既有沿途秀美的風光,也有游客在甲板散步等“無聊”鏡頭。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檔“超級無聊”的節目竟然令眾多挪威觀眾為之傾倒、欲罷不能,一舉創下了挪威電視節目的收視紀錄,在全國500萬人口中,超過300萬人收看了這檔節目。在連續5天的直播中,該節目的收視份額平均竟達36%。
在很多人看來“昏昏欲睡”的電視節目,挪威觀眾卻看得津津有味,面對挪威人的審美觀,國內的觀眾凌亂了。有人稱這是病態搞怪,譏諷觀眾看類似節目的動機只是在等著圍觀生活中那些突如其來的意外,慨嘆“無聊”竟也能成為一種產業;更有人認為,這檔節目摒棄了快速的剪輯鏡頭,沒有精美的后期制作,反而還原了真實的生活,人們可以在舒緩的影像節奏中感受真實生活中時時處處存在的愛。是無聊還是有愛?該如何理解挪威人的欣賞節奏?“慢電視”流行的確耐人尋味。
當今社會,流行快餐文化,流行一夜成名,流行暢銷,流行選秀,各種創作速成,快速搭建的各種城市地標、文化景觀,快速灌輸的育人模式……效率、速度已成為大眾追求的最大目標。當生活節奏的刻度精確到以秒為單位,我們還有多少時間來感受生活最本真的快樂?由于極晝現象等地理環境因素的影響,以及高福利的社會條件,北歐國家的生活節奏緩慢幾乎眾所周知,在全球化的“快”中,慢生活成為一種趣味、一種追求,似乎也不難理解。
在機器革命了自然的世界里,生活仿佛被裝上了發動機,開足了馬力,于是人們不得不面對異化的命運、適應轉瞬即逝的生活。在后現代竭力追求平面化、無深度、快速拼貼和復制的文化語境中,快節奏的生活、快餐式的文藝創作,要么放棄深度,要么拆解深度,讓“速度”占領了生活的本真。在這一背景下,“慢”顯示出了一種對生活的人性回歸。
慢,是生命里的柔光,是喜悅的記憶,是簡單生活中的豐富表情,有時候,它更是一種昂貴的奢侈……在“慢電視”獨特的慢節奏影像中體會自我的存在和生活的真實感,也許能更好地感受生命的真諦。作為一種姿態,“慢”帶給我們一種思考的維度,去重新打量那些刻意的生活、浮躁的藝術。有一句捷克諺語說:“悠閑的人樂于凝望仁慈上帝的窗戶。”也許,對藝術來說,慢些走,才能看到更好的風景。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