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書名,快閱讀時代的無奈?
長書名,快閱讀時代的無奈? 學者評點長句式散文化書名三大怪象
有沒有發現,現在的書名越來越長了?記者在網上隨意搜索最近的新書,跳出大批一口氣也未必能讀完的書名:《我就是想停下來,看看這個世界》,《每次相逢,都是久別重逢》,《請把我留在最好的時光里》,《因為痛,所以叫青春,寫給獨自站在人生路口的你》,《此生遇你已很美:有一種深情叫友情》……
轉折是什么時候發生的?——從《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還是從《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從《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還是從《如喪:我們終于老得可以談談未來》?大概也就是幾年時間,長句式的散文化書名成為一股潮流,其中涌現出幾種值得關注的文化現象。
現象一 出版社喜好,由“短”變“長”
2003年,媒體曾公開報道著名作家葉兆言在春風文藝出版社提交長篇小說《我們的心多么頑固》時,“長”達8個字的書名遭到出版社“抵抗”,甚至有一段時間相持不下。
昨天,葉兆言在接到記者電話時,確認10年前是有這樣一段插曲的?!俺霭嫔绾臀疑塘浚f書名太長了,宣傳起來麻煩,那么一大串字,怕人家記不住,做封面設計恐怕也不易美觀。那我不愿意,這句話取自普希金的一首詩的最后一句,是有意義的。他們最后還是聽了我的。”他笑稱現在看來8個字的書名根本算不上長,其侄女葉揚的新書名就有13個字。
記者找到了最新推出名為《在無盡無序的汪洋里,緊挨著你》長篇小說的青年作家葉揚(筆名:獨眼)。通過采訪葉揚得知,有趣的是,和當年叔父的小說名稱被出版社“商量”往短里改正好相反,葉揚小說原來的題目只有兩個字,叫《爸啊…》,“世紀文景的編輯覺得不好,討論了幾個月”,最后改成一個帶逗號、長達13個字的句子。葉揚說她相信出版社的判斷,目前看來這個書名對文藝青年頗有吸引力。
出版社反轉態度之后,書籍裝幀也做出應對之策。記者采訪設計師得知,遇到長書名一般有兩種辦法:一是縮小字體,二是如果書名中有“的”字,轉作兩行處理??傊僖膊慌路挪幌?。
現象二 有些書名“太矯情”,讀者反感
上海譯文出版社市場部主任劉蔚告訴記者,現在很多暢銷書由圖書文化公司策劃運作,會在營銷推廣上下比較大的功夫。讀者往往是受宣傳推廣的影響去買書的。這一類“長標題”書名在風格上比較文藝、散文化,可能因為營銷對象定位于文藝青年。
不過,劉蔚認為,讀者是否接受這種散文式洋洋灑灑的長書名,還有待市場的檢驗。“中國文化傳統講究文字的含蓄,講究推敲、煉字,書名崇尚凝練、雋永又簡潔明了?!彼f,其實從世界范圍內來看,主要的潮流也還是以簡為美,從這幾年翻譯類圖書市場上較成功的案例來看,如《哈扎爾辭典》、《第二性》、《達芬奇密碼》、《鄧小平時代》、《江城》、《尋路中國》等,大都簡潔明了。
事實上,正如劉蔚所說,文藝風的長書名未必能“罩”住所有人。近期有一本新書名叫《愿我天真如初,愿你善良如昨》,磨鐵圖書公司老板沈浩波在微博上稱贊這是個“好書名”。對此,有網友留言“喜歡”、“好聽”、“一眼就記住了”,卻也有一些網友吐槽“書名太矯情”。網友“郭芙的姐姐”留言稱:“這句話雖好,但真心不像書名。放在內文詩歌中不好么,非得提溜出來做模特。現在起書名為什么不能老老實實的?”
現象三 涂脂抹粉扮經典,太荒謬
業內人士認為,只要有特定的讀者群喜歡,長書名并無大虞,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書名過于華而不實,文藝過頭反變“雷人”。其中最極端的例子是某出版社今年推出的一套10冊“民國大師經典書系”,書名引起網友瘋狂轉發——《煙花易冷,那些我們不曾懂得的愛情》,這是徐志摩作品精選集;《一指流沙,我們都握不住的那段年華》,這是沈從文作品精選集;《笙歌唱盡,闌珊處孤獨向晚》,這是朱自清作品精選集;《此去經年,誰許我一紙繁華》,這是胡適作品精選集。而網友公認為最“雷人”的是這一套書系中的魯迅作品精選集《風彈琵琶,凋零了半城煙沙》。
對此,從事社會語言學研究的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李明潔副教授直呼“荒謬”?!叭绻@些書是當代人寫的名人評傳,我或許還能接受,只要書名傳達那種情緒能自圓其說。但作為作品集的名字實在太不恰當,風彈琵琶什么的,既不是魯迅作品中的任何一句原文,也不能概括和把握魯迅散文的風格,就像往先生堅毅的臉上涂抹脂粉。這套書名總的來看都很怪異,給人物形象打了一層粉紅的燈光、罩上夢幻的輕紗?!?/p>
李明潔認為這種堪稱基因變異的“文藝化”怪果實質上反映了當下人語言生活中的某種病癥,“它成功地用一種模仿唐詩宋詞的手法喚醒我們的審美意識,看上去很美,內里卻空洞、虛榮、媚俗、疲軟,不利于社會文化的健康發展”。
長書名大行其道,背后的原因不僅是越來越多的“文藝范”圖書競爭激烈那么簡單,而且顯示出人們的語言生活和閱讀習慣在發生某些變化。李明潔以《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舉例分析,“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書名本身的述謂行為已經完成,敘事已經完成,“已經完整表達了一個事實或者說態度,這句話是全書的中心思想,整本書是對這種情緒的擴寫。”她表示,當書名自身成為書的簡介的時候,書的內容也就只是書名敘事的疊加,變異、例析和轉寫。
本末倒置?也許是快閱讀時代的無奈。
(編輯:孫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