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搜索引擎會是什么樣
2013年第一季度手機搜索市場用戶規模達3.6億,同比增長38.5%。搜索引擎的圈地之爭已經從電腦延伸到了手機等移動終端。智能搜索已是未來的大勢所趨
近日,移動互聯網調研機構艾媒咨詢發布了2013年第一季度手機搜索市場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第一季度手機搜索市場用戶規模達3.6億,同比增長38.5%,手機搜索市場規模達10.32億元,同比增長102.0%。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搜索引擎的圈地之爭已經從電腦延伸到了手機等移動終端。與PC終端上的搜索寡頭局面不同,移動終端上的搜索引擎方興未艾。如何突破傳統引擎的局限,實現搜索技術的創新,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搜索引擎制勝的關鍵。
下一代搜索引擎會是什么樣,未來的搜索會怎樣改變人們的生活,實現智能搜索還面臨著哪些障礙,這些都是擺在用戶和企業面前的問題。
智能搜索成為大勢所趨
前段時間大熱的電影《鋼鐵俠3》中,有這樣一些場景:主人公每天早上起床時,會有一個聲音提醒他吃什么味的華夫餅;在路上開車時,推薦他最合適的道路;在關鍵戰斗中,指揮他自動實行機甲控制。這是一個名為“賈維斯”的智能系統,它沒有真正的形體,卻是無處不在,無所不能。很多人認為這就是搜索引擎的未來形態:用戶不再需要主動“搜索”信息,甚至不需要提供指令,精準的信息將“自動”找上門來。
互聯網發展幾十年,積累的信息數據龐大而繁復,如何從這些數據中挖掘出用戶最需要的信息,既是用戶的迫切需求,也是眾多搜索引擎的終極夢想。
經過行業幾次大的洗牌,目前互聯網上依然有十幾家有影響力的搜索引擎品牌。盡管這些搜索引擎的功能側重并不一樣,有的是綜合搜索,有的是商業搜索,有的是軟件搜索,有的是知識搜索,但依靠單一的搜索引擎已經很難滿足大數據時代用戶全方位的信息需求。
“過去十幾年間,針對搜索引擎的研究和創新,一直都是圍繞著排序進行的,這也是此前所有業內參與者競爭的焦點——誰的排序相關性更好。”微軟亞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馬維英說:“目前的搜索引擎,提供的主要是鏈接而不是信息,其實并不能真正‘理解’用戶的搜索需求,智能搜索是未來的大勢所趨。”
智能搜索引擎,是結合了人工智能技術的新一代搜索引擎。它除了能提供傳統的快速檢索、相關度排序等功能,還能提供用戶角色登記、用戶興趣自動識別、內容的語義理解、智能信息化過濾和推送等功能。
“如果搜索引擎能夠從網頁里面淬煉出所有的知識,再將這些知識重新組織起來,那么針對用戶的信息需求,我們就能夠直接提供梳理非常清晰的結構化信息,用戶不需要離開現在的工作就可以到搜索引擎上去找尋所需答案。這樣的技術可能會在未來根本性地顛覆現在的搜索引擎。”馬維英說。
移動互聯網成為新突破口
智能搜索的設想并不是天方夜譚,正在逐漸走進我們的生活。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搜索引擎功能就跟隨技術的進步不斷發展創新。從文字搜索到圖片搜索,從視頻搜索到語音搜索,互聯網疆域的拓展和網絡知識的普及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搜索引擎技術的發展,而今天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又為搜索引擎的創新打開了新的大門。
打開百度手機客戶端,搜索框多了兩個小圖標:照相機和話筒,分別代表圖片搜索和語音搜索,這是百度對移動時代搜索引擎的又一次探索。
“我們剛剛創業的時候,提出‘讓人們最平等便捷地獲取信息,找到所求’。現在,我們希望不僅是能夠搜索信息,而且能夠精準找到服務,可以在移動終端上,順利獲取信息,完成工作。”百度董事長李彥宏說。
“移動互聯網發展起來之后,我們發現手機搜索很不一樣,因為屏幕更小,人們在手機上敲字、打字更難,手機上有話筒、攝像頭,大家可以用圖像、語音和視頻作為搜索的輸入信息,”李彥宏說,百度已專門成立了“深度學習研究院”,除文字搜索外,語音及圖形搜索是近年移動領域的重點。
百度移動產品管理部總監李東旻認為,移動互聯網時代,語音搜索應用應被提到第一,其次才是圖像搜索及文字搜索。他說:“比如一個人想在附近找家餐廳吃飯,對手機說‘我餓了,要吃泰國菜’,這時候他期待的是,手機根據其地理位置及語音輸入的信息,推薦一家離其最近的泰國餐館,而不是一堆網頁鏈接。”
圍繞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搜索特點,各家搜索引擎也都在積極搶占制高點:奇虎360推出綜合搜索服務,形成了創新型、傳統既有型和第三方接入的產品矩陣;搜狗將文字輸入作為搜索引擎的入口,并開始了全方位的搜索布局。
“中國搜索引擎的創新發展也步入了關鍵時期。”中國科技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周榮庭說,“而移動互聯網極有可能成為行業的新突破口”。
移動搜索多元化成為主流
有專家指出,智能搜索引擎的發展需要三個主要技術支撐:情境搜索(指綜合考慮用戶背景、興趣愛好以及所處環境等的智能化和個性化搜索)、物聯網與“智能軟件代理”,前兩者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和云計算技術的發展而逐漸成熟,而“智能軟件代理”卻依然面臨著較大技術障礙,其中主要的瓶頸便是語音識別技術。
雖然蘋果手機幾年前就推出了人機溝通的語音助理軟件Siri,但一方面受到語種的限制,另一方面受軟件自身的缺陷,搜索的使用率和成功率并不盡如人意。最早使用Siri的一些用戶表示,當告訴Siri“我要找披薩”時,它有可能給你一個標注附近披薩店的地圖,也有可能搜出一堆披薩圖片。
“智能軟件終究只是依靠人類撰寫的程序去執行工作,而人類自身對于現實的表述則有很多靈活的技巧、常識等。”百度多媒體部專家余凱說:“語音搜索實際上是一項綜合技術,它涉及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算法積累、海量數據處理和建模技術。大數據是基礎,任何一個點都涉及海量數據。如何大幅度提高語音識別的準確率,把圖像、視覺搜索變為可能,成為百度的攻堅目標。”
盡管依然面臨著一些技術局限,但搜索引擎的智能化仍是大勢所趨。“在未來,用戶界面層面將會越來越多元,無論是語音、手勢、觸控等,甚至是在多模態的情況下,也就是把這些輸入方式結合起來,搜索引擎都能夠理解所傳遞的信息,進而形成搜索需求。”余凱說。
“搜索的移動化是我國國民搜索習慣養成的主要趨勢,移動搜索的多元化設計和多樣化的應用也將成為主流,如利用語音識別技術實現移動搜索,已有不少搜索引擎在嘗試這樣的應用。”周榮庭認為。
“大數據、云計算與眾包綜合起來,就是模擬人腦計算的結合,借助機器學習,使得能夠理解一切數字化內容的智能軟件成為可能,從而幫助我們建造下一代的搜索引擎。搜索引擎未來會進入到所有的智能應用中,通過自然用戶界面,實現‘代表你去工作’,而不是‘在你的指令下工作’。”馬維英說。
(編輯:偉偉)
· | 少兒舞蹈《蹄聲飛揚》赴京參演獲金獎 |
· | 谷歌舉辦攝影比賽尋找“明日之星” |
· | 2012年中國互聯網發展10大動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