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箱帳號: 密碼:
      English日本語簡體繁體

      上海國際電影節20年:一個年輕電影節的“中國夢”

      時間:2013年06月22日來源:《光明日報》作者:

      希臘影片《盜嬰疑云》

      周潤發和郭富城亮相開幕式

      美國影片《壯志凌云》

       

            

      中外明星亮相開幕式紅地毯

          上海,一座與電影有緣的城市。

        百余年前,電影剛一問世,便遠涉重洋,來到上海。上世紀30年代,全國近90%的電影工業匯集于此,成為遠東乃至亞洲最大的電影文化中心。

        近一個世紀過去,這里依然保留著最適合電影生根發芽、枝繁葉茂的土壤。就在這里,孕育了亞太地區最具規模和品牌影響力的國際A類電影節,造就了一道動人的城市文化景觀。如今,迎來20歲生日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將走向何方?電影與城市,藝術與市場,中國與世界,一個年輕的電影節如何在光影中探求家國夢想的獨特表達?

         年輕電影節的世界夢想 

            ——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印象 

        中國電影的世界取向

        電影節的使命是什么?如果說,電影節最初的誕生緣于藝術追求的標榜,發展至今,無論是戛納還是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都已成為好萊塢之外的另一個電影融資、推廣、發行體系。某種程度上,市場的大小及功能健全與否直接影響了國際電影節的規模。

        作為A類國際電影節中的“小字輩”,今年剛滿20歲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如何確立自己的權威和特色,在藝術與市場之間找到獨特的文化表達?

        2013年2月,柏林電影節開幕第3天,正逢中國的除夕夜。上海國際電影節在柏林舉行的推介會上,一連串數據驚艷全場——

        繼2010年成為世界第三大電影生產國之后,2012年,中國電影總票房達到170.73億元,短短10年增長了18.5倍,成為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場。如此驚人的增長速度,堪稱全球罕見。

        2012年,票房過億的中國影片有21部。其中,電影《人再囧途之泰囧》以3600多萬的觀影人次、12億元的票房收入創造了中國影片新紀錄。2012全年,中國平均每天新增銀幕10.5塊。截至2012年底,全國銀幕數從2002年的1845塊增加到現有的13118塊。

        毋庸置疑,中國,已然成為全球最具活力、最具價值的電影市場之一。這一擁有無限可能的年輕市場,給了上海國際電影節前所未有的信心。

        誕生于中國電影產業啟動全面改革之年,20年來,上海國際電影節作為世界電影進入中國的第一個國際平臺,為中國觀眾與國際影片的零距離接觸作出了最積極的貢獻。如今,它依然保持著世界的眼光和取向——有取,更有予,取予之間尋找融合。

        意識到越來越多的創作人員和公司對電影節平臺的需要,上海國際電影節立意要為國外電影的投資、發行商發現中國電影的寶藏提供平臺。單看本屆電影節的電影市場:交易市場共有近850家影視公司參展,1617位買家注冊,境外展商比例占42%;電影項目市場共收到224個項目報名,選出8個極具潛力的“中國電影項目”,21個“合拍項目”入圍。

        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一樣,中國目前的電影市場難以與好萊塢抗衡,年輕導演紛紛將電影成品送往國外市場。上海國際電影節在吸引國外投資商的同時,也立志用自己的平臺真正推廣中國年輕的電影,實現“亞洲電影”的夢想。2004年,上海國際電影節設立亞洲新人獎,旨在鼓勵亞洲原創力、扶持亞洲年輕電影制作的產業能力。今年的10部入圍影片不僅題材多樣,電影語言的運用和個人風格的展現也頗為成熟,亞洲電影新人的電影能力正迅速成長。

        “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過程。借助日益龐大的中國電影市場,這個以上海冠名的電影節將來一定會越來越重要。”本屆電影節金爵獎評委會主席、《國王的演講》和《悲慘世界》導演湯姆·霍伯說,“上海國際電影節與全世界其他富有影響力的電影節一起,致力于傳承并發揚這種跨越時間的電影藝術,我非常榮幸能夠參與其中。”

        中國電影的濃縮生態

        2012年,中國電影業新的里程碑之年。中國不但以170億元總票房躍居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中國電影和相關企業更是頻頻亮相國際影視業:萬達收購美國AMC院線,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與夢工廠合建東方夢工廠,吳征斥資在美國成立七星娛樂集團,小馬奔騰收購美國頂級特效公司數字王國,TCL冠名好萊塢中國大劇院,華誼收購國際領先的數字放映公司GDC……“進口大片”席卷中國近20年之后,一股猛烈“逆襲”好萊塢的暗流正在形成。

        面對中國的“逆襲”,好萊塢是投懷送抱還是暗中排斥?這股潮流對于中國文化輸出的長遠意義何在?如何制作并投資面向世界觀眾的電影,是否存在一些必要元素?國際投資商應該和哪些本土制片人、發行商合作,如何合作,才能從未來中國市場的發展中獲得最大成功?……

        一系列問題亟待回答。這些新問題、新動向,也成為電影論壇的必然話題。不回避尖銳問題,聚焦最棘手的現象,從創辦之初,上海國際電影節就將自己放在中國電影產業大環境中,將平臺延伸至更廣泛的業界,思考探索產業現象,尋找中國電影突破之路。十年來,上海國際電影節吸引全球精英前來,發出聲音,亮出旗幟。每年電影論壇上觀念的碰撞,都會成為未來一年行業的風向標。

        了解中國電影產業核心,對話中國電影風云人物,找到進入中國市場的鑰匙,作為上海國際電影節近幾年發展的戰略重點,電影市場已經與電影論壇一起,成為中國電影生態的濃縮寫照。在上海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執行副秘書長傅文霞看來,上海國際電影節不僅是電影作品的“孵化器”,更是文化產業的“新引擎”。

        一個可喜的變化是,在爆發式增長的中國電影市場誘惑下,本屆電影節第一次出現了工商銀行、上海銀行文化產業部等金融機構參展,歐洲幾個大牌的電影發行公司也都在本屆交易市場設展。中國電影市場的體量打開,本土影片市場能力的增長,讓歐美電影公司不得不青睞有加。

        變化之中有堅守。為了給年輕生產力更好的扶持,電影節項目市場一直堅持從極少的預算中拿出資金邀請國際頂尖培訓師為年輕導演及其項目陳述作一對一的培訓。“可以說,每屆電影節的項目市場經常是創作生態的一個投射、創作方向的一種預示。”業內人士如是評價。

        “置身產業環境中,去發現產業最急需的服務,思考產業的一些缺失,親歷各種感受,著力打造三個平臺:以營銷為重的交易市場、以孵化為主的項目市場和以觀念引領的電影論壇,服務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這也是對整個行業的推動。”上海國際電影節業務副總監沈旸說。

        中國電影的年輕力量

        我們需要怎樣的電影?舉辦一屆國際電影節,能夠給中國電影帶來什么?這是上海國際電影節的不懈追問。

        作為上海國際電影節最核心的評獎單元,金爵獎歷來注重藝術性與商業性的完美融合。本屆金爵獎評委陣容強大,體現了獎項的國際化、權威性,入圍影片不但有名導演、名演員的作品,也有新銳電影人的才華之作。

        備受矚目的是,此次入圍金爵獎的參賽影片中有兩部來自中國,包括導演林超賢的作品《激戰》和導演胡雪樺的作品《神奇》。

        堅守中國電影的半壁江山,擁有中國最完整的電影工業體系、片種最齊全的生產基地和最成熟、最繁榮的發行放映市場,上海電影的輝煌成為城市的光榮,也成為上海文化發展的重要標桿。如何在新的背景下,傳承榮光,創造中國電影新的輝煌,上海電影人孜孜以求。

        半個多世紀來,上海共出品故事片800多部,美術片500多部,科教片2000多部,譯制片1300多部。榮獲了包括奧斯卡獎、戛納、柏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獎在內的800余個國內外重要獎項。

        上海電影在全球化、產業化的背景下崛起,作為中國電影產業生產鏈的重要一環,上海國際電影節也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自身的使命。21世紀的第一個10年,通過上海電影節亞洲新人獎評選和中國電影項目創投等,人們開始認識寧浩、張猛、韓杰等中國新銳導演。后來,人們看到了《瘋狂的石頭》《鋼的琴》《HELLO!樹先生》等。

        放電影,看電影,數百部來自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優秀影片在電影節期間密集展映,讓6月的上海激情澎湃。熱情而專業的觀眾,是這座哺育電影的城市最寶貴的財富,也是這個年輕的國際電影節的信心和底氣所在。老電影拷貝修復,讓經典再現;手機電影節、微電影等形式的創新呈現……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徐麟說,20年的堅守,20年的蓬勃,上海國際電影節是中國人對中國電影、對世界電影最動人的一段夢想告白。

        有夢想,所以永遠年輕。走過20年歷程的上海國際電影節,還將持續釋放青春活力。

        (本報記者 曹繼軍 顏維琦)

          上海電影博物館開館: 

            “造夢空間”,探尋百年光影 

        廣場上的工農兵雕塑群像在初升的太陽下透著明亮的光。這是具有新中國時代烙印的電影標識,曾是“上影”早期的片頭品牌象征。6月23日,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最后一天,上海電影博物館開館第7日。這座承載華語電影百年夢想的電影博物館早已迎來一大批海內外影人和觀眾,見證“海派電影”開啟新里程。

        中國電影誕生以來,上海電影人以敢為天下先的開拓精神,創造了眾多“第一”:第一部故事片、第一部有聲電影、第一部美術片、第一家電影院、第一家電影制片公司……在原上海電影制片廠舊址上,上海電影集團建立起電影博物館,豐富的珍藏和各種互動科技,讓電影愛好者沉浸在光影歲月的永恒優雅中。

        如今,幾乎擺在觀眾面前的每一件物品,在中國電影史上都“可圈可點”。早期記錄《義勇軍進行曲》的電影拷貝,夏衍先生寄語電影演員張瑜的親筆信,謝晉先生拍《芙蓉鎮》留下的全文本記錄,孫道臨先生每天騎著上片場的“老坦克”(自行車)……

        《烏鴉與麻雀》,昆侖影業公司1949年出品的一部諷刺喜劇,以上海一幢石庫門民居里四家人的鄰里關系,折射出“亂世之末”的市井眾生相。還原的片場景觀前,本屆電影節國際評委會主席湯姆·霍伯對這部拍攝于64年前的經典中國電影中的道具尤感興趣。

        博物館迎賓大廳里,一盞電影特效閃電燈靜靜佇立。這是中國電影技術工作者、上影廠照明工程師晏仲芳自主研發的成果,在1996年獲得了第68屆美國奧斯卡電影技術成就獎。這盞曾經助力《侏羅紀公園》《辛德勒名單》等大片的“閃電燈”,仿佛在訴說中國電影人面向未來的中國夢。

        從世界上唯一成為國歌的電影主題曲《義勇軍進行曲》,到“中國動畫之父”萬籟鳴手繪的《大鬧天宮》分鏡頭臺本;從模仿“風聲雨聲、槍林彈雨”的擬音室,到多語種輕松切換的譯制空間……上海電影博物館以獨特的展示陳列和互動體驗,讓人們身臨其境。觀眾可以走進錄音棚過把“配音癮”,也可以在擬音器前摸索著“制造”電閃雷鳴和子彈穿梭音效,還可以在動畫工作室學一學水墨動畫、黏土動畫的制作小竅門。

        在建設博物館的過程中,還特意保留了上海電影制片廠原5號攝影棚,改造成具有紀念意義和實用價值的超大電影放映空間。早在上世紀30年代,這里就是聯華公司拍攝基地的一部分。上世紀60年代,這里是上海影人的“造夢空間”,眾多優秀影片在這里拍攝誕生。“這可能是整座博物館占地面積最大的‘鎮館之寶’了。”上影集團總裁、上海電影博物館館長任仲倫說。

        在任仲倫看來,作為中國電影的發祥地,上海書寫了中國電影史上的輝煌篇章,建設上海電影博物館是幾代中國電影人的夢想。今后,這座博物館將呈現百年電影魅力,生動演繹中國電影故事及幕后傳奇,力爭成為上海城市文化的新地標,激發更多人的電影夢想。(本報記者 曹繼軍 顏維琦)

        關鍵詞:藝術片

            藝術片“天天映” 上海成立藝術電影聯盟 

        藝術的佳作卻常常不被商業市場認可,不能不說是件遺憾的事情。如何讓“小眾”的藝術電影更多地走進影院,為大眾認知和喜愛?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前夕,上海宣布組建藝術電影聯盟,以推動上海藝術電影發展,滿足更多市民觀看優秀電影的需求。

        記者了解到,首批加盟上海藝術電影聯盟的影院共有10家,其中,既有上海電影的新地標——中華藝術宮藝術劇場和上海電影博物館兩家專業藝術影院作為定點劇場,也不乏永華、影城、大光明、五角場萬達、正大星美等滬上影院翹楚,這些商業影院將每天排映兩場以上的藝術聯盟影片。今后,在上海,藝術電影有望實現“天天映”。

        上海市電影發行放映行業協會會長朱中響告訴記者,上海藝術電影聯盟下設“選片管理委員會”“影院管理委員會”“宣傳推廣委員會”三大部門,分別負責聯盟的選片、影院管理和營銷宣傳,讓有較好質量、易被商業市場埋沒的中外藝術佳作獲得更多對外展示的機會。作為各類電影人才、藝術人才、市場人才的聚集地,上海藝術電影聯盟將片方、影院、觀眾等環節有機結合起來,發揮市場的潛能,為各種藝術電影建立影片交易平臺,定期開展版權交易,同時積極開展新銳導演扶持計劃等社會公益項目,推動整個上海的藝術電影發展,使之逐步成為上海電影的一張名片。(本報記者顏維琦采訪整理)

        關鍵詞:新青年

            “新青年”登臺 上海電影力推新人新作 

        今年以來,青年電影人在電影市場的成功亮相,顯露出青年影人的成長,也讓人們對國產電影進入新的良性發展階段充滿期待。上海一直培養、關注青年影人的成長,依托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和人文環境,為青年制作力量提供發展的廣闊空間。2012年,上海推出“上海電影新青年——新導演作品宣傳展映與產業推進計劃”。整合各類資源,推動、扶持《星星的孩子》《狂奔螞蟻》《大叔,我愛你》三部電影進入院線放映,推出陳苗、潘昊、胡崇曦等6位新人導演、編劇和制片人,他們平均年齡僅30歲。

        目前,上海青年電影制作力量發展迅速,80%以上的民營電影企業以青年制作力量為主,他們的身影遍及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參與了眾多國產影片以及合拍片的拍攝制作。以徐克、張杰等為代表的“河馬動畫”“淘米動畫”“儷微杰動畫”等品牌動畫電影青年制作團隊,以及一批青年創作團隊空前活躍。2013年,上海將繼續以上海電影發展扶持資金為依托,充分借助高校資源,通過完善上海電影新青年計劃,推出“上海青年電影論壇”,搭建微電影成長平臺,為青年人才成就電影夢想創造條件,吸引全國及世界各地優秀青年電影人才匯聚上海。(本報記者曹繼軍采訪整理)


      (編輯:偉偉)
      蜜桃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综合网| a中文字幕1区| 中文字幕无码毛片免费看|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 免费A级毛片无码鲁大师|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AV|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HD| 日韩精选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 亚洲毛片av日韩av无码|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专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 AAA级久久久精品无码区| 中文字幕无码播放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午夜不卡久久精品无码免费| 色综合久久综合中文综合网|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制服丝袜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毛片av日韩av无码|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岛国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 √天堂中文www官网|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成人| 久久中文字幕视频、最近更新| 中文无码喷潮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网站|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 亚洲人成无码久久电影网站| 国产精品va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成人黄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