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馬戲院呼之欲出
選址:北京市昌平區北七家鎮海鶄落公園西南側
進展:進入《項目建議書》專家論證階段,立項書7月15日前上報發改委
國家大馬戲院呼之欲出
“我31年的夢想終于要實現了!”5月31日,拿到厚厚一本《國家大馬戲院項目建議書》的中國文聯榮譽委員、中國雜協名譽主席夏菊花分外激動,因為為了國家大馬戲院,她奔波了31年。1982年,她向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姚依林提議“支持雜技藝術、建立國家馬戲院”,雖得到肯定回復,但幾經周折終未如愿。2008年,她又給中央領導寫信,得到重要批示。2010年,在中國文聯的大力推動下,國家大馬戲院的籌建進入操作階段。
國家大馬戲院建設目前已進入《建議書》專家論證階段,當日,來自全國各地雜技團的團長、雜協主席,圍繞凝聚著幾代雜技人夢想的國家大馬戲院的功能定位及其對雜技事業的重要影響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劇團沒劇場,就像飛機沒有翅膀。”中國雜協副主席、廣州軍區戰士雜技團藝術指導寧根福這樣形容建一所國家級大馬戲院的意義。他表示,雜技有兩翼,一翼是舞臺節目,一翼是馬戲,而由于缺乏排練和表演場地,馬戲表演一直是薄弱環節,國家大馬戲院的建立將促進雜技兩翼的和諧發展。專家們紛紛感嘆,我國的200多個雜技團,終于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國家級表演場所了,這對雜技事業整體發展、雜技人才培養、推動中國雜技與世界各國文化交流等都意義重大,可謂是我國雜技藝術新的里程碑。上海雜協副主席、上海雜技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俞亦綱以上海馬戲城的成功經驗為例說,馬戲、雜技表演對整個區域的帶動作用是相當大的,大馬戲院的建成將促進周邊的發展,具有強烈的集聚效應。
“高科技、多功能、全方位,一百年不落伍”,這是夏菊花對大馬戲院建設的期望。目前,計劃選址在北京市昌平區北七家鎮海鶄落公園西南側的國家大馬戲院占地200畝,由馬戲場、排練場地、雜技表演館、雜技博物館、獸房、行政辦公用房、演員接待中心、雜技文化交流中心、觀眾綜合服務區、配套附屬設施等部分組成。“雖然即將建設的大馬戲院規劃功能較為完備,但功能齊全應當針對雜技藝術而言,而不應該把歌舞、話劇等其他藝術門類也納入。”與會專家表示,大馬戲院重點應集中在雜技、魔術、滑稽、馬戲等方面。要做到一百年不落伍,還需科學化、實用化、人性化,做到東西方理念的互通。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雜協主席邊發吉認為,馬戲院首先得有自己的造血功能,兼顧產業發展,具有運營能力,自我造血,自我生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并重。
據了解,國家大馬戲院立項書將于7月15日前上報國家發改委,之后進一步解決資金、落地問題。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