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國文化的窗口
記者專訪
了解中國文化的窗口
去年五月,克羅地亞第一家孔子學院在薩格勒布大學正式掛牌成立。在薩大孔子學院成立一周年之際,薩格勒布市副市長、薩大校長、中國駐克羅地亞大使申知非等紛紛來到薩大,參加孔子學院的“生日慶典”。薩大校長表示,一年來,薩大孔子學院發展迅速,在傳播中國文化、促進克中兩國人民相互了解與交流方面邁出了積極的一步。申大使表示,薩大孔子學院自建院以來,走出了一條有特色的辦院之路,深受當地人民的歡迎。薩大孔子學院已成為克羅地亞人民了解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和平臺,促進了中克文化交流,增進了兩國人民友誼,也為推動中克經貿合作貢獻了力量。
為了迎接建院一周年,薩大孔院還舉行了為期一周的“中國文化周”活動。記者看到,在活動中,本地小學生饒有興趣地學習中國書法和山水畫,很多年輕人則興致勃勃地在孔子學院里打起了詠春拳。在薩格勒布市的博物館里,中國茶道表演吸引了眾多游客。由于薩大孔子學院的中方院校是上海對外貿易學院,加上克羅地亞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與中國建立貿易關系,因此在文化周期間,孔子學院還與克商會合作,舉辦了首屆中克商務論壇,來自中、英、丹麥、斯洛文尼亞等國的商務專家就與中國開展經濟合作進行了探討。
薩大孔子學院中方院長嚴立東教授告訴記者,克羅地亞人學習中文的熱情非常高,由于場地有限,孔子學院內部課堂從開班以來就基本處于“客滿”狀態,很多有興趣學習中文的學生甚至需要等幾個月時間才有機會進到課堂學習。目前孔子學院在內部課堂除了開設語言課程,還設立了內容豐富的中國文化課程,比如武術、太極拳、中國象棋、麻將等極具中國文化特色的項目。孔子學院還在當地數所中小學設立了“孔子課堂”,為低齡學生普及中國國情和文化知識。值得一提的是,孔子學院曾遇到過一個特殊的學生韋斯娜,她被查出患有癌癥時正在孔子學院上中文課,為了治病不得不中斷課程。但在化療一段時間后,韋斯娜又來到孔子學院,希望繼續學習中文。她對孔子學院老師說,對于克羅地亞人來講,中文是非常難的語言,需要動腦子才能學好。她覺得自己由于長期接受化療而智力受損,希望通過繼續學習中文來“保護智力水平”。在了解到韋斯娜無法再按時到孔子學院上課后,學院特地派了志愿者到她家里為她“開小灶”。韋斯娜大為感動,同時也增強了學習中文的決心和戰勝病魔的信心。
一名正在孔子學院學習中文的克羅地亞電信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對于中國,克羅地亞人現在早已不像以前那樣僅僅把中國視為神秘的東方大國,充滿好奇的感覺,而是把中國看成實實在在的朋友和合作者。很多克羅地亞人已經不再是“為了學中文而學中文”,而是抱著明確的與中國開展合作的目標走進孔子學院。事實上,孔子學院已經成為克羅地亞人了解中國的窗口。(薩格勒布6月2日電 駐薩格勒布記者 趙嘉政)
(編輯:孫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