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系列公開課”第一課 孟子公開課在孟子故里鄒城開講
由光明日報國學版發起,并與山東省鄒城市人民政府、山東師范大學齊魯文化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國學系列公開課”第一課——孟子公開課今天在孟子故里山東鄒城開講。
開講之前舉行了簡短的公開課啟動儀式。鄒城市委副書記、市長謝成海在致辭中指出,鄒城古稱“鄒魯圣地”,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孟子學說,為中華民族精神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特別是孟子的性善論、仁政學說以及君子人格思想,在當前仍然具有重要價值,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思想資源。知名高校、媒體與地方政府合作,以公開課的方式讓孟子思想回歸故里,讓孟子故里的干部群眾更多地了解這位故里名人,全面深入地研究孟子的思想,并發揚光大,不僅是對孟子的最好紀念,也是傳承儒家文化、推進國學教育、培養優秀人才的重要措施,必將對鄒城加快名人故里特色文化建設,打響“孟子故里”文化品牌起到有力的推進作用。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牟鐘鑒先生擔任第一講主講人。他以“從孔子到孟子”為題,從傳承與創新的思想史角度,梳理了儒學兩大代表的思想演進過程。牟先生著重指出,孟子創造性地發展了孔子的思想。他把仁學與民生密切結合,高揚民本主義,確立了士人的獨立性格,首倡心性之學。
山東師范大學齊魯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志民指出,孟子是孔子之后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孔孟思想作為儒家核心思想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主干,長期以來對孔孟思想的研究已經成為了國內外學術界的熱點。此次公開課聘請了全國知名專家學者在孟子故里開講孟子思想,是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的具體體現,抓住了名人故里文化建設的關鍵。
本報副總編輯李春林參加了啟動儀式。他指出,光明日報國學版倡議發起的國學公開課是一種新的國學教育的方式,旨在整合全國高校、地方政府等各種優勢社會資源,改善當前國學教育的散亂局面,提高國學教育質量,有利于全社會國學普及。李春林表示,孟子是中華文化的核心人物,在孟子身上集中體現了大丈夫的浩然之氣,集中體現了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的完美結合,孟子的道德文章正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的重要源泉。孟子公開課在鄒城的開講,有助于站在延續中國文化的道統、承接中華民族文脈的高度,站在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的高度,持續推動孟子思想文化的繼承和弘揚,讓孟子思想文化在當代中國發揮重要而深遠的社會效益,提升鄒城人民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強。
據悉,孟子公開課的主講教師分別來自北京大學等十幾所重點高校,首批學員為鄒城市的機關、學校、企業等單位的領導與職員。孟子公開課由相互連貫的12講構成一個整體,其內容涵蓋孟子的思想淵源、齊魯文化與孟子、孟子其人其書、孟子思想的當代價值與海外影響等方面。
(編輯:偉偉)
共1頁 首頁 | 上一頁 1 下一頁 | 尾頁 轉到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