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抗震精神書寫重建新篇——弘揚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之一
據新華社記者 高微編制 |
現在,在距離汶川不遠的地方,蘆山震區搶險救援階段的工作也已經取得了重大勝利。與當年的汶川抗震一樣,這三周的“蘆山時間”,讓中國社會各系統經受了又一次的錘煉和鍛造,也讓民族精神得到了進一步的淬煉和升華。
汶川和蘆山抗震救災的勝利,都得益于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得益于各級各地黨政機關的貫徹執行。蘆山地震發生后的第一時間,習近平總書記就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抓緊了解災情,把搶救生命作為首要任務,千方百計救援受災群眾。地震發生5個小時內,李克強總理就已趕赴災區指導部署救援工作。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統一調配,是抗震救災工作高效開展的第一前提。
通過總結汶川抗震救災的經驗,蘆山地震的救援展現了中國災難應急機制的成熟,以及迅速動員各方面力量的制度正不斷完善。蘆山震后1分鐘,中國地震局發布地震速報信息;震后6分鐘,成都市公安局應急指揮部發出了第一道救援指令;震后半小時,公安部消防局啟動地震災害救援一級響應;震后幾個小時內,民政、計生、交通、通信、農業等部門的救災機制全部啟動運行。一個社會各系統、各領域的運行狀態,甚至一個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都在這個過程中展露無遺。
汶川重建和蘆山搶險救援,凝聚了社會共識、煥發了民族精神,深刻闡釋了“力量在國家、優勢在制度、奮斗在人民”的救災經驗。解放軍武警官兵的千里馳援、全國醫療和救災物資的迅速集結、公益組織的積極投身、全國人民的大愛洪流,在地動山搖的災難面前唱響了一曲大愛頌歌與民族壯歌。這樣的精神,在地震后的重建中不斷被發揚光大。
習近平總書記5月2日就做好蘆山地震抗震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當前抗震救災工作要以受災群眾安置為中心任務,同時要抓緊開展災后恢復重建前期工作。這可以看做蘆山抗震救災現階段工作的綱領,恢復重建工作的指南。目前,雅安災區已經全面進入過渡安置階段,恢復重建的前期工作已經展開,應按照以人為本、尊重自然、統籌兼顧、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科學重建要求,盡快啟動災后恢復重建規劃編制工作。統籌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生產設施、城鄉居民住房建設;統籌群眾生活、產業發展、新農村建設、扶貧開發、城鎮化建設、社會事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為建設一個兼具民生溫度和人文精神的新蘆山而奮斗。
昨天的汶川就是今天的蘆山,而今天的汶川則預示著蘆山的未來?;乜淬氪ǎ洑堅椴嫉臑膮^已經成為街市井然的新城;展望蘆山,新的家園必將在廢墟上拔地而起。相隔五年的兩場災難,相距八十五公里的兩個地方,在我們的時代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那里,升騰勃發的精神,不僅在救援中譜寫壯歌,還應成為災后重建、社會發展的綿綿不絕的動力。
(編輯:單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