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山抗震救災述評:生命至上 科學救治
2013年4月20日,四川蘆山地震發生后,上下聯動的統一部署,快捷有序的應急響應,科學高效的救治方案,無不發揮巨大作用。而醫療機構整合最佳醫療資源,組織專家集中會診,對傷員進行個性化、精細化的救治,更大大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殘率,維護了他們的生命尊嚴。
黨中央統一部署
把搶救生命作為首要任務,應急機制高效整合各方醫療資源
地震發生當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即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把搶救生命作為首要任務,科學施救,最大限度減少傷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日在察看地震災情時強調,要調集精干力量對傷員進行救治,重傷人員要及時向外轉移,減少死亡率和致殘率。
4月2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進一步全面部署四川蘆山抗震救災工作,要求千方百計減少因傷死亡,千方百計減少因傷致殘。
兩個“千方百計”,凸顯以人為本新高度。生命,在災難中備受呵護。
雅安、天全、蘆山、寶興……這一個個曾經陌生的名字緊緊揪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個體生命雖然脆弱,我們的生命共同體卻強大而不朽。大災臨頭,舉國機制再次爆發出神奇的力量!
地震發生當晚,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在蘆山縣人民醫院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醫療衛生救援工作。與此同時,組建國家衛生應急隊伍奔赴災區。四川省衛生廳震后10分鐘即召開緊急會議,第一時間調派首批12支醫療隊近200名醫務人員參與緊急救援……
救治要實現專業化,高水準的醫務人才是前提。
緊急啟動的應急機制高效整合了各方資源,解放軍301醫院、協和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全國頂尖的醫務人才,向四川匯集。
千萬顆焦灼的心,千萬雙有力的手,霎時與災區人民連成強大的生命共同體,托起戰勝天災,重建家園的希望。
無論是抗擊非典,還是汶川大地震,在任何大災大難的第一現場,都會閃現白衣天使忙碌的身影;在任何性命攸關的危急時刻,他們都會第一時間挺身而出。
在醫院里,在廢墟下,一個個與死神賽跑的感人故事、一幅幅爭分奪秒的生動畫面,永遠定格成中華民族的精神豐碑,成為生命無價、尊嚴至上理念的經典宣言。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