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文聯人奔赴地震災區 堅守第一線
4月20日早晨8點02分地震時,周友容還在睡眠中。被強烈的搖晃震醒后,周友容抱著7歲的兒子沖下樓,半小時后驚魂未定的她,上樓簡單收拾衣物,把兒子托付給爺爺奶奶,隨即奔向單位。
周友容是雅安市文聯秘書長,這個身材高挑、單薄的年輕媽媽,工作嚴謹有序、認真負責。到達文聯后,她與駐會副主席陳果緊急協商、部署市文聯的抗震救災工作,召集文藝家們,特別是攝影家協會的會員緊急集合趕赴前線。13時,周友容被分配隨雅安市委宣傳部一行,與陳果分兩路帶領部分藝術家奔赴蘆山地震一線,加入抗震救災大軍。
20日當晚,由于震后造成的嚴重道路損毀、交通管制等,兩路人馬均被困途中。21日早晨,周友容一路經近20個小時的艱難行進,終于抵達蘆山縣城,隨即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此時,大量災民、受傷人員、各路媒體、志愿者、救援隊等已涌入城中,“慌亂與驚恐還未停息,看見有滿身灰塵的小孩獨自在路邊哭泣,不知如何安慰,心里酸楚。受災群眾的茫然表情和穿著不同顏色服裝的救援隊伍行色匆匆,也讓我揪心不已。”22日17時,記者在兩天后終于打通了周友容的電話,她在電話中幾度哽咽,之前,在短信互通信息時,還平靜地敘述著雅安市文聯的動態,但在電話接通的那刻,她的淚水卻沒有忍住。
周友容到達蘆山縣后,分配在抗震救災前線的宣傳組,具體負責接待、聯絡、協調到達災區的各路媒體的工作。每天下午還要把所有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梳理、匯總,寫成簡報向市委宣傳部匯報,便于宣傳中心及時向社會發布。災區一線的動態信息,幾乎都是從這里發出的。從到達的那一刻起,她便全力投入其中,早晨7點鐘開始工作,夜里12點方能歇息。由于人手嚴重不夠,白天幾乎忘了餓,幾塊餅干就抵擋了一天,21日晚她終于吃到了第一頓飯,當然只是簡單的盒飯。晚上只能睡在露天的長凳或短凳上,整夜幾乎沒法合眼。在這個組里還有蘆山縣委宣傳部的同志,“他們本身就是受災人員,有房屋嚴重受損的,有家庭成員受傷的,但他們都沒能顧上這些,全力投入工作,看到這些真讓人心疼”。
周友容說,大量的救災物資已運抵災區一線,這些物資其實救援人員也很需要,但必須先保證受災百姓。
記者問工作結束后回到雅安最想干啥?她說:“抱著兒子睡個好覺。”(中國藝術報駐四川記者 鄧風)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