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各部門緊急動員傾力救災 攜手,凝聚中國力量
人民日報北京4月22日電 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生7.0級地震后,據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22日12時,民建各級組織、廣大會員和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已向雅安災區捐贈款物合計2754.36萬元,其中善款2254.36萬元、賑災物資500萬元。
農工黨中央動員和組織全體農工黨員踴躍為災區捐款捐物,全力支持農工黨員中的醫務工作者投身抗震救災第一線,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積極參與災區鄉鎮衛生院建設、安全飲水、震后的生態環境保護等工作。
國家衛生計生委日前協調中國健康教育中心和人民衛生出版社,編輯出版了第一批地震災區防病手冊5000本和心理疏導手冊2000本,目前已送往四川省。國家衛生計生委還組織相關人員根據蘆山地震災區特點著手設計新的健康教育材料,已經組建2支國家級健康教育專家隊伍,可根據需要隨時趕赴災區指導健康教育工作。
4月22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向華西醫院增派3名來自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創傷骨科醫務人員,向四川省人民醫院增派3名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和2名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的骨科醫師。21日下午,國家衛生計生委已從北京、上海、江蘇選派第二批國家醫療專家組16人趕赴成都。他們將對定點醫院所有重癥、危重癥傷員進行排查,截至4月22日,專家組已完成14臺手術。
21日下午救援隊伍抵達雅安龍門鄉時,由于通訊信號中斷,無法與外界聯系,中國兵器工業集團電子集團北斗應急指揮車、北斗短報文通訊設備等馬上投入搜救工作,取得與外界的通信聯絡,將受災情況上報。該集團生產的生命探測儀也在塌方地點探查到生命跡象。
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要求各級供銷合作社全力保障救災物資供應。災區供銷合作社全力搶修受損經營網點、設施,盡快開門開店恢復營業,爭取做到每個災民安置點都能有供銷合作社的便民店(點)。供銷社采取連鎖配送、定點直供等措施,組織好糧、油、肉、蛋、菜、奶等主要生活必需品的市場供應。
國家工商總局要求四川省工商系統加強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嚴厲查處銷售假冒偽劣、囤積居奇等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四川省工商局迅即啟動市場監管應急預案Ⅰ級響應,派專人進駐重災區農貿市場,嚴防傳染性疫情通過市場傳播。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派出的應急危房評估專家組已于21日上午到達成都,與當地有關專家會合后赴災區開展房屋應急評估和安全鑒定工作;第二批專家組也已準備就緒。調派的2輛應急供水車已出發趕赴災區,預計將于23日上午到達災區,屆時能夠滿足5萬人的飲水需求。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22日發出通知,要求確保捐贈的藥械必須是經批準生產或進口且符合質量標準的產品,有效期必須在6個月以上;捐贈的藥械必須附出廠檢驗報告;捐贈人應對捐贈的藥械質量安全負責。目前已啟動Ⅰ級應急響應機制,建立抗震救災急需藥品、醫療器械審批綠色通道,調整抗震救災急需血液制品及疫苗的批簽發時限。
農業部22日再次召開專題會議,決定立即派出由國家首席獸醫師于康震帶隊的專家工作組,連夜趕赴地震災區,全面了解災區畜禽死亡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無害化處理和防疫措施,指導開展死亡畜禽無害化處理和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協調調運防疫物資。根據災情發展,目前,農業部已協調向四川雅安災區緊急調運了第一批應急物資,包括消毒藥30噸、防疫帳篷80頂、消毒噴霧器500臺、防護服500套、睡袋150套、冰柜50臺和狂犬病疫苗15萬份。農業部將全面啟動災情和災后防疫工作每日報告制度,及時調度信息。
22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研究部署中醫藥系統參與地震災區醫療衛生救援工作。截至22日上午8時,地震災區共有48支中醫藥醫療衛生救援隊伍,包括醫療隊員342人、救護車76臺。
山東煙臺市向地震災區捐款300萬元。截至21日15時,煙臺市紅十字會接收捐贈物資價值1053.5萬元,并先行向災區調撥捐款10萬元。
澳門特區政府決定撥款1億澳門元支持四川蘆山地震災區救災工作;澳門社會各界連日來積極捐款,通過各種方式援助地震災區,表達慰問。截至22日中午,澳門社會各界共捐款澳門幣1000多萬元。
香港特區政府將撥出1億港元注入賑災基金,向四川省政府提供賑災捐助。香港醫院管理局的醫護人員、保安局轄下的消防及飛行服務隊,以及民安隊及醫療輔助隊的組員已經候命,如果有需要,隨時可以參與四川地震救援的工作。
(綜合潘躍、白劍峰、左婭、杜海濤、富子梅、王煒、馮華、王君平、蘇寧、李永寧、劉新國報道)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