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批蘋”彰顯主流媒體輿論引導力
合力“批蘋”彰顯主流媒體輿論引導力
——中國記協召開“提升主流媒體對重大問題的輿論引導能力”研討會
新華網北京4月18日電(記者 黃小希)面對當前輿論環境的新形勢和新挑戰,主流媒體如何提升對重大問題的輿論引導能力?中國記協18日召開“提升主流媒體對重大問題的輿論引導能力”研討會,與會者就提升輿論引導能力的途徑和方法進行了深入探討。
研討會圍繞今年中央電視臺“3·15”晚會曝光的“蘋果公司售后服務實行雙重標準 歧視中國消費者”具體案例展開。與會專家認為,在這一案例中,央視及時調控輿論報道的重點、節奏和力度,各主流媒體積極配合,形成輿論引導合力,最終使蘋果公司正式致歉并提出整改措施,維護了中國消費者權益。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丁俊杰對相關輿情特點進行分析后指出,隨著世情、國情等變化,主流媒體引導輿論的傳播環境、表達語境、闡釋情景和接受心境都發生了改變,主流媒體引導輿論的觀念、態度和方法也應發生相應變化。
“新媒體時代,輿論是可以引起颶風的蝴蝶,看似不經意扇動翅膀,卻可以迅速傳播發酵,形成危及媒體公信力的‘颶風’。”丁俊杰說,輿情管理能力已經成為媒體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這次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到,主流媒體不僅擔負著引導輿論的社會職責,其本身也可能成為輿論的焦點”。
人民日報社新聞研究中心副主任夏珺認為,在日趨復雜的輿論生態環境下,話語權的爭奪不僅是首發權的爭奪,更是解釋權的爭奪。新的輿論格局下,主流媒體要主動設置議題,精心策劃,使之成為公眾議論的熱點,并有效引導社會輿論,疏導公眾情緒,發揮主流媒體解讀、解釋、解惑的作用,做到敢說話、早說話、會說話。
環球時報社采編中心副主任李劍表示,主流媒體如果想在復雜的輿論環境中爭取主動,應調動自身豐富的資源,讓更多事實說話。
中國記協黨組書記翟惠生對研討會進行了總結。他指出,“蘋果”報道案例是為實現中國夢傳遞正能量的有益嘗試。在人人都能發聲的信息時代,人們享受信息時代帶來的幸福的同時,避免不了它所帶來的困惑和煩惱。這對媒體而言,既是挑戰,更是機遇。傳遞正能量,主流媒體要首當其沖,要使正能量得到最大化。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