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自己品牌 中國雜技不能再去國外“打零工”
給別人打工,就意味著主導權掌握在別人的手中,節目內容、演出方式、價格都要由別人決定。節目被任意修改,變得支離破碎,除了人和技術是中國的,完全沒有了中國印記
中國雜技不能再去國外“打零工”
前不久,中國雜技團一臺針對海外市場量身定做的原創雜技劇《金小丑的夢》在京拉開了全球巡演的序幕。中國雜技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紅興奮地表示,制作這樣一部以國際化的藝術手法對中國雜技元素進行重新包裝的雜技劇的初衷,就是想打破中國雜技長期在國外“打零工”的局面。
多年來,雖然中國雜技在海外很有市場,然而往往只能充當西方馬戲團整場節目中的“零配件”。“我們雜技人演出的身影活躍在世界各地,中國雜技更是頻頻在海外獲獎,不可否認,中國雜技在國外很有市場,也賺了不少外匯。”在張紅看來,中國雜技現在更多的還是停留在向海外輸送原材料的層面,單個的雜技節目和雜技演員在國外一些雜技團和晚會中進行演出的很多,但經過精心包裝的獨立的雜技文化產品比較短缺,而這也令中國雜技人更多地成為了“打工者”的角色。
“給別人打工,就意味著主導權掌握在別人的手中,包括節目內容、演出方式、價格都要由別人決定,很多雜技團現在在國外的待遇都不是很好。”張紅以太陽馬戲團在拉斯維加斯的駐場晚會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劇場有3000個座位,一張票180美元左右,上座率70%到80%,這樣一算下來一場演出收入達378000美元以上。當然,這其中還要扣除演員的工資、劇場維護費等支出。但是,“零售”給太陽馬戲團的一臺晚會中的一個雜技節目,一天的演出費大概只有1000多美元,這還算是價格較高的。但是高價畢竟是少數,很多雜技團在國外的每場演出費也就300到500美元,甚至有些雜技團沒有演出費只給基本的生活費,一人一天平均就合20多歐元,相當廉價。利潤都進了演出商的腰包。而很多節目,在被演出商看中后,因為僅僅作為其整臺節目中的一個小小的部分被使用,節目被任意修改,結果變得支離破碎,除了人和技術是中國的,完全沒有了中國印記。其中甚至不乏一些獲得國際金獎的節目。
“要改變這種狀況,雜技人最重要的是樹立品牌意識,精心打造擁有我們自主知識產權的雜技產品和中國雜技節目品牌。”據張紅介紹,《金小丑的夢》還在制作階段時就已經接下了不少海外訂單,每場演出定價也創下了中國雜技在海外市場的最高紀錄。
張紅認為,中國作為雜技大國,擁有充足的雜技資源,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將這些原材料烹制成一道道雜技大餐,再通過好的營銷和運營模式輸送到國外,這需要建立一個完整的產業鏈。隨著文化體制改革的深入,很多雜技院團也開始進行新的嘗試,一方面在努力出精品、出人才,一方面在努力拓展市場、積極開展運營,像廣州軍區戰士雜技團的《天鵝湖》、重慶雜技團的《花木蘭》、中國雜技團的《一品一三絕》等推出的整臺晚會,都在海外巡演時取得了不錯的口碑和票房。“這也說明好的作品只要運營得當,就會占領更多海外市場。而替別人打零工只能成為別人的附庸,我們該是時候樹立自己的雜技品牌了。”張紅感言。
(編輯:子木)
· | 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訪雜協主席邊發吉 |
· | 《攬夢擎天——搖擺高拐》亮相中國雜技金菊獎大賽 |
· | 鋼管舞最早可追溯至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