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高唐:莊戶小劇團 揚出時代風
在山東高唐農村,秧歌隊、京劇社、高蹺隊等莊戶劇團遍地開花,別看這些都是“農家樂”的“小劇團”,卻不甘心只停留在“老套路”的表演上,而是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創新演出形式和內容,令人刮目相看。
非遺竹馬舞融入“新”元素
竹馬舞是高唐縣魚丘湖街道麻莊劇團的“金招牌”,于2010年成功被列入“聊城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了將具有600多年歷史的“非遺”竹馬舞在傳承的基礎上發揚光大,劇團人員吸收了當今流行的廣場舞、健身操中的“現代元素”,極大地豐富了竹馬舞的表演內容。該劇團現有演員60多人,白天大家各忙各的,到了晚上就聚到一起跳竹馬舞,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好不熱鬧。
“再好的東西也有不愛看的時候,總像過去那樣按部就班地表演竹馬舞,群眾已經沒有新鮮感啦!”談起竹馬舞的傳承,麻莊劇團負責人麻海忠興致勃勃地介紹,“我們只能創新,將現代化元素添加進來,走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路子?!?/p>
“姐妹花”舞蹈隊成了“網絡名人”
在搜索引擎上,只要輸入“高唐姐妹花健身舞蹈隊”幾個字,便能在優酷、酷6等網站上發現她們的《向著太陽》演出視頻。“現在我們也成網絡名人啦!”年過六旬的“姐妹花”健身舞蹈隊負責人王慧笑著說。
“姐妹花”健身舞蹈隊成立于2010年,成員由80多人組成,平均年齡50歲,她們的演出形式主要是伴著《向著太陽》《套馬桿》《荷塘月色》等暢快淋漓的流行歌曲,進行健身操、廣場舞演出。
“姐妹花”健身舞蹈隊優美的舞蹈動作,時尚的演出形式,深受群眾喜愛。截至目前,她們已經參加縣級表演20余場,被縣文化館評為“十佳活動舞蹈隊”,成為全縣眾多舞蹈隊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緊跟潮流自編自演唱新風
去年新成立的高唐海子劇團,以其自編自演的強勁創作能力和豐富的演出形式,一亮相便贏得觀眾的如潮好評。
每天下午,海子劇團的演員們都會聚在小廣場上開練,高亢響亮的河北梆子,幽默風趣的山東快書,婉轉悠長的國粹京劇,“你方唱罷我登場”,熱鬧異常。別看海子劇團的成員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民,可個個身懷絕技。59歲的劉金河擅長表演山東快書,是海子劇團創作型的實力派“名角”。去年,十八大召開前夕,他只用幾天時間創作出的山東快書《農民喜迎十八大》,一演出便“火”了,還作為特邀節目登上了全縣“百姓大舞臺”的首演。
“過去,俺表演快書主要是《武松打虎》等老段子,現在俺也要與時俱進,用山東評書夸夸咱農民的好日子、道道咱農民的心里話?!?/p>
(編輯:孫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