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界代表委員熱議政府工作報告 為建設文化強國累積正能量
連日來,出席全國兩會的文藝界代表、委員在審議和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時,對報告給予高度評價。大家紛紛表示,政府工作報告讓大家看到了黨和國家對文化的高度重視。文化工作者應該抓住機遇、奮發有為,為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而努力。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文聯主席熊召政在審議工作報告時說,文化是人類的血脈和精神家園。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扎實推進文化建設,他完全贊同。他表示,在推動文化繼續繁榮發展的過程中,要更加重視文化安全,警惕流行文化將社會引入娛樂化社會的歧途;在建立文化自覺、自信和自強的前提下,還應建立文化人的自律,可仿照國家科技進步獎設立國家文化獎,鼓舞民眾士氣;要進一步培育文化市場,給予政策扶持,出臺配套措施,推動文化產業快速發展。
“原創文化是國家軟實力和公民道德素養的綜合體現。”全國人大代表、上海電視臺首席主持人曹可凡說,當前,影視文化領域存在浮躁、膚淺作品風行,成功的創意文化產品延展價值挖掘不足,演出市場價格過高等問題。他表示,應搭建影視機構和金融機構合作平臺,加快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建設;要對民營企業敞開大門,創造更多具有市場效益的經典作品;進一步推廣音樂劇《媽媽咪呀》的運作模式,以創意文化項目帶動創意文化人才培養和集聚,努力打造上海遠東文化樞紐。
全國人大代表陳燕是四川省自貢市沿灘區仙市鎮馬丘村的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對農村問題很熟悉。她說,文化建設要納入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規劃,納入各級政府的考核體系;增加鄉鎮文化工作人員編制和工作經費;要管理好現有文化設施,加大扶持基層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作品創作與傳播,用主流思想占領農村文化陣地。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圖書館副館長陳力在談及文化建設未來發展時表示,鑒于目前我國在文化事業的投入逐年增加但農村受益少的現狀,應該把重點放在農村和中西部地區;文化惠民要抓落實。以“三館”免費開放為例,在一些地區,中央的財政補貼雖然全數下撥,但實際上沒有落實到圖書館,更普遍的問題是地方配套資金不到位;文化惠民要有針對性,要真正符合老百姓的需求;文化投入不能急功近利,要保持長期、持續,不能蓋房子、買設備而不買書。
“革命歷史題材的文藝作品,是鼓舞人民、凝聚人心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正能量。”對此,全國政協委員、沈陽軍區前進歌舞團副團長胡宏偉建議在重大歷史題材文藝創作上設立基金,重點扶持一些表現偉大歷史進程、留給民族記憶值得歌頌的優秀作品,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地方戲曲等。針對后繼創作人員相對匱乏的現狀,也應加大人才培養的力度。
目前國家對主流藝術作品的創作排演,給予了很多政策上的傾斜,投入也并不低。而作品出來以后該如何宣傳推廣,全國政協委員、南京軍區政治部前線文工團團長方鳴認為,在政策配套上還有可以上升的空間。資助創作和形成一個良好的宣傳推廣機制同樣重要。好的優秀作品首先要讓更多的人了解,尤其是普通老百姓,才能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才能弘揚優秀中華文化,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傳遞社會正能量。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