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文化企業:不必優待 只需公平
|
今年央視春晚,開心麻花團隊攜兩個小品《大城小事》和《今天的幸福2》刮起了一股新興爆笑風潮,新銳搞笑勢力風靡全國。圖為《大城小事》劇照。CFP |
遭遇“成長的煩惱”
【鏡頭】
開心麻花創作的第一部浪漫音樂劇《白日夢》,市場反響強烈。“可沒多久,整個創作團隊就被一家承擔某省音樂劇制作任務的公司集體挖走了,演員們的報酬是市場價格的5到10倍。”開心麻花總經理劉洪濤痛心地說,這些演職人員原本都是剛走出校門的年輕人,對音樂劇毫無概念,為培養他們,開心麻花花費了大量心血。千金易得,人才難求。對于民營文化企業而言,人才培養難,留住人才更難,這已成為困擾其發展的一大瓶頸。
像開心麻花一樣,民營中小文化企業的“煩惱”還不只是“人才”,“公平”是另一個揮之不去的“煩惱”。
“比如,同樣是下鄉演出,政府對國有院團的補貼上不封頂,演一場就補貼1.5萬元,一年能演好幾百場,收入自然有保障;而民營院團要么沒有補貼,要么微乎其微,還要不斷爭取才能獲得演出機會,分到一小杯羹。”湖北省京劇院院長朱世慧委員為民營中小文化企業鳴起了不平,“無需優待,只需公平。當下民營文化企業,尤其民營中小文化企業無法公平參與市場競爭,仍靠自己努力掙扎,在夾縫中求生存。”
“融資困難,稅負過重,制約著民營中小文化企業的發展壯大。”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委員為影視業算了一筆賬:版權收入是免營業稅的,但電視劇、電視節目要交5.5%的營業稅。也就是說,投資1000萬元的電視劇,賣了1500萬元,就要按照1500萬元全額交稅,而不是參照增值稅的做法,只按500萬元部分交稅。“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這樣的稅負,連一些大型民營文化企業都感覺吃不消,更何況廣大中小企業?”郭廣昌委員對此很擔憂。
蓬勃發展顯露生機
【鏡頭】
3月4日,打開各大票務網站的舞臺劇頁面,開心麻花的最新作品《夏洛特煩惱》第六輪演出,已被列為熱點滾屏推出,雖然此時離開演還有將近三周時間。這個年輕的民營文化企業,憑借作品的創意、獨特的營銷手段和市場化的激勵機制,成為北京舞臺劇領域的佼佼者。
不只是開心麻花,近年來,我國的民營文化企業憑借機制靈活的優勢,蓬勃發展,顯露出無限活力和生機,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層出不窮。
“頭一次觀看河南小皇后豫劇團的《鍘刀下的紅梅》,其演出水平之高,讓我深深折服;上海蕭雅文化藝術公司10年來演出達3000多場,質量也毫不遜色,讓人贊不絕口……”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文化部原副部長王文章委員談起民營文化企業感慨良多。
四川省文化廳廳長鄭曉幸代表介紹道,多樣性、豐富性、草根性、民間性,中小文化企業的這些特性在滿足個性化、多元化文化消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非遺生產性保護和特色文化產業中,以小、特、新為特點的中小文化企業成為市場主體。
“我國現有的國有文化企業相對數量較少。”王文章告訴記者,就拿國有院團來說,其總數不超過2600個。“我曾經計算過,按這個數量,全年所有的演出數量平均到個人頭上,還不到一整場演出。在這種背景下,機制靈活、扎根基層、貼近百姓的民營文藝院團悄然而生,目前已有6800多個。”
“無民不穩、無民不富、無民不火。”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委員認為,民營中小企業解決了就業、創造了豐富多樣的產品,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不可小視。
多措并舉突破瓶頸
【鏡頭】
開放的電子商務平臺給創業者和小企業、就業者帶來無限空間。淘寶網已經創造超過100萬個直接且充分的就業機會。但在這背后,幾萬元的周轉資金卻令很多小企業和電子商務創業者陷入資金之困。阿里巴巴小額貸款公司順應草根用戶群需求,堅持為客戶提供50萬元以下的貸款,滿足他們擴大經營的融資需求,扶持廣大小企業和創業者。截至2012年12月底,已經累計為超過20萬家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戶均貸款6.16萬元。
“可以向阿里巴巴小額貸款公司學習,批量發展小微企業融資。”郭廣昌建議,發展小額貸款公司及融資擔保公司,逐漸解決中小文化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一視同仁的公平性只能從政策重視、平臺均等部分層面上得到體現。”王文章也坦言,如果論及待遇的保障、人員的流動乃至訂單的傾斜,民營文化企業目前只能自負盈虧。
十八大報告強調,要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2012年,文化部下發了《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文化領域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對民營文化企業和國有文化企業一視同仁。“政策上似乎已無障礙,但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著‘彈簧門’和‘玻璃門’。”
鄭曉幸認為,在實際工作中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用市場的力量突破無形的限制。
對于中小文化企業在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的政策盲區,郭廣昌建議,通過培育市場金融體系,解決發展瓶頸,促進他們健康發展。
(編輯: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