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箱帳號: 密碼:
      English日本語簡體繁體

      保護文化多樣性 城鎮化別讓文化“邊緣化”

      時間:2013年03月03日來源:《光明日報》作者:

        2月23日,陜西華陰西岳廟內上演的地方樂曲老腔。老腔是一種很小的戲種,有著2000多年歷史。這個戲種里,“生旦凈末丑”五種角色都由主唱一人擔綱。CFP

        農民工組合“旭日陽剛”能唱什么歌?他們能抱著吉他唱出充滿鄉愁的都市流行歌曲,可他們能唱出家鄉流傳百年的小調嗎?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田青委員提出的這個問題,代表了許多文化界政協委員的擔憂:城鎮化中鄉土文化如何保護?文化是否因城鎮化而被邊緣化?城鎮化是否會將文化“化”掉? 

        為文化設施“留白” 

        ●案例:北京市回龍觀文化居住區,作為規劃面積800萬平方米、居住人口超20萬的超大社區,有成片的住宅,卻少有影劇院、室內運動休閑場所,綜合性書店、圖書館等文化場館更是難覓蹤影。名為“文化居住區”,文化設施卻鳳毛麟角,難怪人們批評說:文化居住區沒“文化”,整個社區是個“睡城”。更遺憾的是,現在,盡管人們對文化服務有剛性需求,但隨著居民的增多,想增加文化設施又苦于沒有空間了。 

        中國城鎮化將成為世界最大的投資機會。據專家測算,城鎮化率每提升一個百分點,將會有1000萬人口轉移到城市。未來10年,中國城鎮化將會拉動40萬億元投資,以水泥為例,按照每人住房面積30平方米算,城鎮化率每提升一個百分點,水泥需求是0.6億噸。 

        過去10年,中國的城鎮化率以每年1.35個百分點快速發展,而像“文化社區無文化”這樣的遺憾和尷尬在此浪潮中也不再是個案。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委員總結,這一輪的城鎮化有兩個深刻教訓,一是不重視文化設施規劃,就連上萬人的大社區也缺少文化設施規劃,居民文化活動場所“捉襟見肘”;二是不重視城市規劃,造成“全國660個城市千城一面”。 

        “城鎮化是未來中國發展的引擎。”田青委員深知城鎮化浪潮必將到來,因為“城鎮化不僅是經濟轉型的希望,更是千百萬農民幸福生活的理想。”但是他注意到,“現在的傾向是城鎮化中似乎只關注房地產、水泥、新型建材、機械設備和大眾消費品這‘五朵金花’,而文化被邊緣化了。”他提醒說,城鎮化過程中應該為文化設施“留白”,把文化建設納入規劃,預留下足夠的公共文化設施和文化服務空間。 

        保護文化的多樣性 

        ●案例:素有貴州“苗疆”之稱的黔東南苗族地區,被劃為經濟開發區后,短短幾年時間,經濟收入增加了,農民融入到城鎮生活中,但這個地方的苗族文化卻陷入危機:苗鄉侗寨被拆遷,苗族村落逐漸消失、苗族民間藝人越來越少…… 

        危機還在城鎮化中蔓延:方言萎縮、地方戲后繼乏人、民間音樂瀕臨失傳…… 

        “消失的不僅僅是物件,而且是一種傳統、一種民族符號。”馮驥才委員說,“每天消失80至100個村落,速度之快令人咂舌。不能再眼睜睜地看著鄉土文化斷裂,如果城鎮化浪潮讓人們都進入城市一元文化,那么這是對文化多樣性的致命打擊。所以,新型城鎮化過程中要未雨綢繆,防止本已脆弱的傳統文化生態再遭滅頂之災。” 

        城鎮化浪潮不可逆,保護文化的多樣性是否就一定“拖后腿”?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員張廷皓委員認為,保護文化的多樣性與城鎮化并不是針鋒相對的,關鍵是怎樣認識理解,怎樣去實施。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千百年留下的文化,是藝術方式,更是一種生活方式,是老百姓在衣、食、住、行、用各個領域中能力和才華的結晶。“保護是為了什么?絕不是進入博物館,也不是讓農村生活再倒退,而是要把這些傳統文化積淀變成我們未來文化創造的源泉。”張廷皓委員如是說。 

        在具體做法上,張廷皓委員認為,要用綜合的方法去保護,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的文化遺產需要搶救,必須原汁原味的保留;有的民間藝術應回歸民間,把傳統生活方式重新創造后再回到現代生活,進行“活態”的保護。 

        激活文化的“現代芯” 

        ●案例:膠東半島東端的東楮島村有一種被稱為“海草房”的傳統民居,極具沿海地域特色。全村現有海草房650間,其中最古老的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雖然古村落作為一種傳統文化載體走向整體衰敗,但山東省工藝美術學院制定“廢棄村落”保護計劃,引入旅游文化企業,將古村落中的不可再生資源與當地旅游、演藝等產業相結合,以“活態”保護的方式激活文化遺產,使其獲得新生。 

        城鎮化會將原來鄉村的傳統不斷打破,建立起一種新的習慣、新的藝術。農民也從農村進入城鎮,也要有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經濟來源。這種新生活與傳統文化有何關聯? 

        “原來農村用來裝水的木桶,可能要被淘汰掉了。但是,這個東西如果擺在城市人的客廳里養魚,反而別有一番情趣。”用這樣一個例子,山東省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潘魯生委員生動地表明,“民族的、傳統的一樣可以很時尚,只是這其中需要有設計的智慧,進行一種功能的轉換。” 

        激活傳統文化的“現代芯”,是在城鎮化進程中文化傳承與發展的不錯選擇。不少政協委員都這么認為。中國國家畫院一級美術師李延聲委員曾采訪過100多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議:相關省、市、區、縣應認真做好傳統文化資源有效利用與文化產業創新開發的規劃,因地制宜,積極推動文化遺產保護與相關文化產業融合發展,打造特色文化產業,形成產業聯動;在充分發揮本地傳統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的基礎上,建立手藝專業組織,服務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帶動當地居民增收致富。 

        “根植于這片土地上的文化可以形成新的產業亮點,變為新興城鎮的產業支撐。”潘魯生委員經過多年的田野調查,嘗試著將風箏、中國結、年畫、剪紙等典型的民間藝術,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和藝術理念,開發成現代藝術品,引入現代生活。事實證明,此舉既傳承了民族文化符號、保存了文化認同,也為變成居民后的農民帶來了收入——生活穩定了,幸福指數也提高了。(光明日報記者 張玉玲) 

        鏈接 

        保護不力,8個歷史文化名城被“黃牌警告” 

        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國家文物局聯合下發通知,對8個市縣因保護工作不力,致使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遺產遭到嚴重破壞、名城歷史文化價值受到嚴重影響的情況進行了通報批評,并要求將整改情況于今年8月31日前上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國家文物局將視整改情況,決定是否請示國務院將其列入瀕危名單。這一通知被視為有關部門對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不力的地方發出的第一次“黃牌警告”。 

        國務院于1982年、1986年和1994年先后公布了三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此后又逐年進行增補,至2012年我國一共有120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對于這些具有相當歷史背景的古城的拆建,曾有政協委員表示,不能著急,要精修,一定要保持城市的歷史時間感,任何城市的文化都是一個地域人們審美積累的結果,是歷史不斷積累形成的。(光明日報記者 李韻整理)

       

      (編輯:子木)
      亚洲精品成人无码中文毛片不卡 | 日韩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 一二三四在线播放免费观看中文版视频| 日韩AV高清无码| 4444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 | 天堂资源中文最新版在线一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JN | 亚洲AV永久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成人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蜜桃无码AV一区二区| 五十路熟妇高熟无码视频|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 野花在线无码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18禁黄无码高潮喷水乱伦| 97无码人妻福利免费公开在线视频 | 最近更新免费中文字幕大全|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久久久人妻精品无码一区| 亚洲日韩激情无码一区|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日韩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绿巨人| 最近中文字幕视频在线资源| 亚洲精品无码99在线观看|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免费一|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 熟妇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无码永久免费网站|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观看|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狠狠爱浪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