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五大洲、99個國家和地區、251座城市同慶癸巳蛇年 “歡樂春節”唱響全世界
圖為“歡樂春節”活動在加拿大、智利、俄羅斯、南非等地舉辦的場景。人民圖片
紅彤彤的燈籠,紅彤彤的爆竹,紅彤彤的春聯,紅彤彤的笑臉……蛇年春節,“中國紅”格外耀眼,“中國年”香飄五洲,在近百個國家開展的“歡樂春節”活動唱響了全世界。
1月27日,大洋彼岸,米老鼠家鄉美國南加州的迪士尼樂園迎來中國節。來自中國河南的小演員們快樂地舞動著,歡慶新春的到來。手工藝者現場制作糖畫、緙絲、剪紙和彩燈,神奇的中國民俗絕活,引得游人駐足欣賞,不時傳出“Wonderful(好極了)”的贊嘆。
1月29日,萊茵河畔,中國駐斯特拉斯堡總領事館代總領事周麗與法國斯特拉斯堡副市長讓—雅克·格賽爾,一同按動電鈕,點亮高掛在街頭的數十盞絲綢燈籠。俏皮可愛的十二生肖燈,富于東方風韻的秦淮宮燈、荷花燈,星星點點閃耀街頭,與冬日的夜幕相映成趣。
2月10日,大年初一,“歡樂春節”活動在泰國曼谷唐人街開啟大幕。泰國公主詩琳通殿下、泰國總理英拉、中國文化部部長蔡武、中國駐泰國大使管木等一同與當地華人華僑共慶春節。放眼望去,唐人街兩旁的攤鋪與商店貼滿了年畫和春聯,大紅福字、中國結、紅燈籠……鮮艷的傳統裝飾物紅紅火火地掛滿了整條街。
2013年春,由文化部等多個部委主辦的第四屆海外“歡樂春節”活動,覆蓋全球五大洲99個國家和地區的251座城市,與華人華僑及當地民眾一同迎接農歷蛇年的到來,將對美好明天的祝福獻給全世界。
民族的,更是世界的
“歡樂春節”是聯系全球華人的紐帶,傳播中華文化的平臺
作為一個廣受中華文化圈重視的傳統節日,即便在布滿現代生活方式的今天,春節民俗依然活躍在全球華人中間,甚至成為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號,一個維系民族情感和文化認同的紐帶。它具有磁石一般的魔力,不論何種口音,不論身在何方,每年的這個時刻,都會燃起人們內心對于“家”的渴望,對于中華傳統文化的皈依。這些年,“歡樂春節”活動正成為海外的一種新年俗,與放爆竹、貼春聯、吃餃子、拜大年一起,走出了唐人街、華人圈,在與各國文化的碰撞與交融中,在與世界各國民眾的交流與互動中,獲得新的內涵。
在美國紐約林肯中心、法國盧浮宮等著名文化殿堂舉辦的中國新春音樂會,在倫敦特拉法加廣場、意大利羅馬人民廣場等地舉辦的中國春節文化展、元宵燈展等活動都吸引了眾多外國政要和普通民眾參與。據統計,2012年“歡樂春節”活動約有3000萬民眾參與。意大利羅馬市長曾和近10萬當地民眾一起參加春節彩裝巡游活動,并向當地華人華僑拜年。在泰國曼谷街頭,不僅能找到漢字書寫的春聯,還有融合當地文化與民俗的泰語春聯。龍年新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美國總統奧巴馬、加拿大總理哈珀、巴西總統羅塞夫等各國政要紛紛致賀詞,向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祝賀新年。英國首相卡梅倫在向華人拜年時表示,英國各地舉辦的慶祝活動讓他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廣博。菲律賓已將春節列入該國公共假日,美國紐約州州長簽署法令,將中國農歷大年初一定為紐約州的法定假日。《華爾街日報》評論說:“紐約在經歷了圣誕節不久后,再次被籠罩在節日的光環下,中國人帶來的‘年末盛典’把紐約城帶進了‘東方圣誕’的狂歡之中。”
今年,“歡樂春節”的活動規模、展現形式、覆蓋領域再度擴展。少林功夫在美國洛杉磯和新加坡施展拳腳;中華美食讓五大洲的食客連連豎起大拇指;蔚縣剪紙貼上了巴黎、柏林、馬德里的櫥窗;泉州木偶劇、廣東粵劇、陜西腰鼓、景德鎮瓷樂,中國的話劇、京劇、昆曲、舞劇、民樂藝術綻放中華文化的多姿多彩……總計385個活動的空前規模,吸引了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參與。富有濃郁中華民族風情和特色的主題廟會、廣場巡游、劇場演出、文博展覽、民俗展演、圖片展示、旅游推介、時尚表演、街頭歡慶、焰火慶祝、慰問演出、新媒體網絡互動,以及文化名人與當地民眾互動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各類活動,傳遞著“歡樂、和諧、共享、祈福、納祥”的思想理念,突出“歡樂春節,和諧世界”的時代主題。
“中國春節蘊含深厚的文化涵義,親情、團聚、和諧等東方文明理念日漸為世界認同。‘歡樂春節’在海外各地廣泛舉辦,成為凝聚全國文化資源與優勢,合力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全球性品牌。其在海外產生的巨大反響,引發了一輪又一輪了解中國、親近中國的‘中國風’、‘中國熱’。”文化部部長蔡武說。
古老的,也是現代的
“歡樂春節”彰顯了傳統中國與現代中國的和諧統一
2月14日,農歷大年初五“遭遇”西方情人節。此次“歡樂春節”的形象大使倪萍在聯合國與百余位華人華僑交流電影、繪畫和寫作。倪萍笑說,此行作為文化使者來美,感受到中西文化的強烈碰撞。“海外華人華僑對于中西方文化的感受和見識,讓我很是受益。”與倪萍一樣擔任此次“歡樂春節”文化大使的還有資深傳媒人楊瀾和青年鋼琴演奏家郎朗。大年初七,郎朗在巴黎舉辦獨奏音樂會,大年初八,在位于巴黎的中國文化中心,將東方樂曲“彩云追月”獻給西方觀眾。三位文化大使,為熱鬧的“歡樂春節”平添親和力和現代感。
在那些令人如癡如醉的傳統文化之外,“歡樂春節”也傳遞出融入世界潮流的中國現代文化。北京現代舞團的舞者們通過肢體語言,與以色列的觀眾交流彼此對于生命的感悟;新春“中國風”時尚發布會,選址世界時尚之都的巴黎,中國時尚與世界時尚潮流正面相逢;在德國、委內瑞拉、墨西哥、印度、尼泊爾、孟加拉國、毛里求斯、貝寧等國家,《飲食男女》、《重慶森林》等中國電影佳作將當地觀眾引入一段奇妙的光影之旅。據不完全統計,參與本屆“歡樂春節”活動的民間文化團體有30多個,通過商業運作模式的有65個,越來越多的國營和民營文化企業在國家對外文化交流的大平臺上一展身手。
2012年“歡樂春節”(Happy Chinese New Year)交互式娛樂類免費應用程序上載蘋果商店,被全球50多個國家2萬多名用戶下載使用。2013年活動推出全球統一的視覺識別系統,開發了二維碼媒體平臺、“百子慶春”App應用程序和《觸摸中國文化》電子書架。在“百子慶春”,玩家可以通過煮臘八粥、擦玻璃、剪窗花、寫福字、猜燈謎等游戲,全程體驗中國春節的各種節日儀式。《觸摸中國文化》集納了中文簡體、中文繁體、英、法、西班牙、俄、阿拉伯文多個語種的《中醫文化》、《食與中國文化》等8部電子圖書,目前全球下載量已突破3萬。這些電子圖書,將會培養出更多年輕的“中國迷”、“中國通”。
歷史上看,一個強大國家的興起,往往會在國際上掀起相應的文化潮流,形成強大的國際文化影響力。遠者如馬其頓,將希臘文明傳遞到歐亞非的廣大地區;近者如美國,通過好萊塢、現代音樂、職業體育,甚至美式快餐、可口可樂和牛仔褲,將美國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消費習慣潛移默化地傳播到全世界。文化部副部長趙少華說,承載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既體現在不斷增長的經濟實力上,還應該體現在我們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自強,以及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上。“一個傳統中國與現代中國的和諧統一,一定會令中國文化更具國際魅力”。
(編輯: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