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播神劇,你怎么看?
近日有網友稱,春節長假期間,“安陵容”一天之內在電視上死3次,由此可見《甄嬛傳》重播有多頻繁。隨后,有媒體評出了十大重播神劇:《新白娘子傳奇》、86版《西游記》《亮劍》《還珠格格》等電視劇毫無懸念地上榜。這些劇都是寒暑假常客,有些已播了幾千次,且紀錄還在不斷被刷新。據報道,其中《亮劍》重播了3000多次,86版《西游記》重播超過2000次,湖南衛視曾一年就重播了《還珠格格》13次。
“爛劇”扶起了“神劇”
司馬童
一些經典劇集,之所以成了熒屏上的常客,絕不僅僅是電視臺需要填充播出時間,或者為了節省播出費用那么簡單。倘若失去了觀眾青睞目光的支撐,即便只是重播過一兩次的電視劇,恐怕也要在人們“用眼睛投票”的收視壓力下,迅速被趕出“造神”舞臺。
“重播神劇”久播不衰,不是源于五花八門的“盛典頒獎”,而是依托廣大觀眾的“口碑力量”。換言之,每一部“重播神劇”的背后,或在選材編劇上有獨到之處,或在制作表演上超越同類,乃至達到了在一定時期內難以企及的品質高度。
看似熱鬧非凡的電視劇產品市場中,跟風扎堆、東拼西湊、華而不實的作品占了多數,播一次便不可能再有“復活”的機會。而正是托了這種速成和投機制作的“福”,那些用心選料、專心構思和精心烹制的“精神大餐”,自然也就愈加顯得“神”味漸濃了。
太多的熒屏劇集,在其“孕育”過程中,探班炒作、大牌炒作、緋聞炒作、水軍炒作等等,一波接著一波地忙得不亦樂乎,而最后“獻”給觀眾的東西,卻往往不忍卒睹。扶起“重播神劇”的真正推手,是那些粗制濫造的“庸劇”、“劣劇”與“爛劇”。尊重收視對象,打造優質精品,相信觀眾都有一雙“雪亮的眼睛”,才能跳出庸俗平凡,創造“傳奇神話”。重播神劇的煉成并沒有秘訣,有的只是“為觀眾著想”的更多堅持和付出。
“轟炸式”毀了電視經典
陸 尚
早就有觀眾這樣打趣無限級重播的電視劇:當《西游記》、《還珠格格》來了,我們便知道,寒暑假來了。雖是戲謔,卻一語中的。
在銀幕上“婆媳斗法”、“宮斗升級”、“打鬼子”扎堆兒,拿起遙控器轉了一圈也找不到想看的節目的情況下,偶爾重溫一下經典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然而現在的問題是,重播一部電視劇往往是你方播罷我登場,幾個臺同時播放,連番炮轟,如此即使是再經典的劇集,經由這種連環式的重播再重播,也會讓人們在產生審美疲勞的同時滋生抵觸心理,最后,不但敗了人們的觀劇“胃口”,也毀了經典的美好形象。
筆者以為,緩解此種情形的辦法,不外乎兩點。首先是電視臺要適當舍棄一些功利,多考慮受眾的心理、科學合理地進行重播,杜絕密集轟炸式播出,以保留“產生美的距離”。此外,更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創作出更多的電視劇精品。不得不承認,舊劇的反復重播從一個方面折射出了現在優秀電視劇缺乏的問題。資料顯示,2012年我國電視劇產量達到了1.5萬集以上,嚴重過剩,那么為何我們還總會看到幾家衛視放著相同的電視劇,每年假期仍會舊劇重播盛行?答案顯而易見。希望在電視工作者的努力下,電視熒屏上出現更多經典,那時,“重播神劇”也就不會在熒屏上亂炸開花了。
(編輯: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