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中國文化在歐洲展現魅力
開欄的話
今日中國昂首闊步,今日中國獨具魅力。
國際舞臺上,中國大使的身影更加活躍。他們傳遞中國發展理念,加深中國同各國的理解合作,同時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世界。大使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是新聞富礦,也是一筆值得分享的財富。
人民日報今天推出“大使隨筆”專欄。我們希望借此幫助讀者加深對國際形勢、世界文化和各國人民生活的了解。我們期待廣大讀者的關注和支持。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魅力無窮,中國地位和影響力快速上升讓世界刮目相看。中歐文化交流將進一步推動雙方關系持續深入發展
中國春節到來之際,中國駐歐盟使團在布魯塞爾歐盟學校舉辦了一次“過中國年”活動。
歐盟學校的學生都是歐盟機構官員和歐盟成員國外交官的子女。這場活動受歡迎程度大大超過預期,原計劃接待四五百來賓,結果來了近千人,現場熙熙攘攘,歡聲笑語。歐盟主管教育、文化和青年事務的瓦西利烏委員興致勃勃地全程參與。她對我說,中國文化深深吸引著歐洲人。
在我來使團工作的一年中,多次感受到中國文化在歐洲展現的強大魅力?;叵肫鹑ツ辍爸袣W文化對話年”期間的多項活動,歐方各界人士都以極高的熱情積極參與。通過在歐盟27個成員國舉辦涉及文學、藝術、語言、出版、科技、旅游等各個方面的300多項活動,中華文化像一股股涓涓細流,注入歐洲民眾心田;如同一道道璀璨的霞光,照亮中歐關系未來。
去年,中歐雙方啟動了高級別人文交流對話機制,標志著人文交流和戰略對話、經貿合作一道,構成中歐關系的三大支柱,也成為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不斷深化拓展的有力證明。
中國文化為何在歐洲廣受歡迎?我想,這既是由于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無窮,也是當今中國地位和影響力快速上升讓世界刮目相看的結果。中國傳統哲學主張天人合一,提倡社會和諧,講求個人修養,這些價值理念滲透到中國人生活的點點滴滴,也體現在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從《馬可·波羅游記》到18世紀風靡歐洲的“中國風”,再到當前歐洲持續涌現的“漢語熱”、“中國熱”,都說明歐洲人對中華文明的向往。而近30多年來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社會事業的長足進步,更使歐洲人對包括思想、價值觀、發展道路、社會制度在內的中國“大文化”產生濃厚興趣,不少有識之士積極投入同中國的文化交流,深入了解和研究中國,并從中收獲感悟和啟示。
誠然,中歐之間相互認知和理解仍存在不足,不時出現的一些偏見和誤解仍會導致分歧,甚至影響雙方在某些具體領域的合作。今天,我們把既古老又現代、多姿多彩、新鮮活潑的中國文化帶到歐洲,就是要消弭隔膜,破除成見,讓歐洲切實感受到中國文化蘊涵的勃勃生機,欣賞其中的美與力量,從而以更加包容開放的眼光觀察今日中國。
有溝通才有理解,有對照才有進步。中歐歷史傳統、發展水平、政治制度不同,但我們可以和而不同。中歐加深相互理解,在文化上交流互鑒,有利于促進各領域互利共贏的合作,有利于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中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影響力不斷增強。中歐文化交流將進一步推動雙方關系持續深入發展。
中國和歐洲分處亞歐大陸東西,千百年來孕育出燭照人類歷史的文化杰作。我堅信中歐交流合作將更上一層樓,能夠在人類文明滔滔長河中激揚起更多美麗浪花。
(編輯:孫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