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合唱團”明星深入基層 音樂怎樣點亮公益
央視“夢想合唱團”第二季即將落幕,為期3個月內,8位演職人員在各城市召集合唱團,完成當地一個公益項目。電視節目和公益結合能引發怎樣的酵母效應?對公益內涵又有何拓展?其公益模式有哪些可借鑒之處?記者進行了調查。
公益新內涵
“通過節目展示用什么方式做公益”
“夢想合唱團”近期開展明星深入基層做公益活動。廣州隊隊長楊千嬅給林娟送上唇彩,并用心為她化了一個妝。在此之前,林娟已經很多年沒有心思好好打扮了。與丈夫離婚后不久,林娟的孩子被查出患有自閉癥。為攢錢給兒子看病,她開了家早餐店。孩子9歲時,又查出患小兒白內障,一只眼睛將終生失明……像她這樣需要幫助的家長不在少數。
據統計,全國6—14歲的智力殘疾兒童有76萬人。因為有了特殊孩子,不少家長放棄了工作和愛好,甚至婚姻破裂、精神抑郁。
在“夢想合唱團”節目現場,林娟背著自己的孩子走上舞臺。她的堅強感動了現場所有的人。
通過現場比賽,廣州隊獲取50萬的公益夢想基金,再加上愛心企業的捐助總共募集150萬元。將用于華南社區,讓那些需要幫助的家長在居住的社區門口,就能夠享受專門服務。受益人數將達13000多名。
福州隊參與的公益夢想是由中國扶貧基金會發起的筑巢行動,希望讓貧困鄉的孩子擁有一個溫暖小床鋪。
在節目中,隊長李煒為來自貴州省高扒小學的孩子們募得資金,幫助他們建造宿舍樓。其粉絲團“潮媽團”給李煒去過的福建省政和縣石屯西津小學的48個住宿生,捎去50床棉被、50床被套、50副手套和100雙襪子。
在節目中,李煒率領的福州隊通過歌唱比賽獲得20萬的公益夢想基金,再加上愛心企業的捐助,總共募集5185萬元。這些善款將幫助修建超過一百所愛心學舍,直接受益貧困學生將超過3萬人。
除此之外,成都隊隊長譚維維參與關愛高齡孤寡空巢老人“一個觀眾的劇場”項目;呼和浩特隊隊長任賢齊參與“常青義教”項目,利用退休教師“發揮余熱”的方式來支援貧困地區的教育事業;寧波隊隊長吳克群的公益項目是智障青少年職業技能培訓,他來到寧波市達敏學校,和同學們一起做番茄炒蛋……
節目新形式
“讓夢想乘著歌聲的翅膀喚起公益之心”
“希望用合唱比拼的形式,助力公益事業。”央視綜合頻道節目部主任許文廣說,“第二季的公益項目經過更加科學嚴格的評估,涵蓋更多需要幫助的群體,讓夢想乘著歌聲的翅膀,喚起公益之心。”
在本季“夢想合唱團”的舞臺上,8位具有良好公眾形象的明星組建由各行業普通百姓組成的合唱團,通過歌藝比拼完成公益夢想。“愛的分貝”聾兒救助、幫助“地貧癥”媽媽、關愛高齡孤寡老人……每一期節目中,都有這樣的群體得到公益資金和公益行動的支援。將于除夕播出的最后一場“夢想合唱團”盛典晚會更是將8個城市的公益夢想放大成“全民夢想”,吸引愛心企業投入,與公益夢想實現一一對接。
在“夢想合唱團”2013年1月的一期節目中,云南最美代課老師朱銀全事跡讓人動容。節目現場,本來處于PK狀態的明星任賢齊和吳克群,表示無論輸贏,將各自再捐10萬元給朱老師。
專家指出,“夢想合唱團”在汲取國外先進節目模式獨特創意的同時,加入反映中國傳統美德精神內核和正確社會導向。而“夢想合唱團”對原版的成功創新和改造,也吸引了東南亞電視機構等想購買被中國本土化的“夢想合唱團”的電視節目模式。
許文廣說,為確保夢想合唱團所有公益捐贈的公開透明和公益項目的執行效果,夢想合唱團節目組計劃委托基金會中心網對所有公益項目進行信息披露;同時也將委托中國扶貧基金會對相關項目和受資助的個案執行進行監測和評估。“我們還將建立回訪、監督等制度,形成長效機制。”
正如主持人撒貝寧所說,八個心愿的實現只是夢的開始。我們號召全社會行動起來,對公益心愿進行認領,完成全國范圍內公益夢想的實現,讓夢真正飛起來。
記者感言
給夢想渠道 促公益常態
夢想、公益、音樂,是“夢想合唱團”的關鍵詞。
電視節目有娛樂性的一面,面對流行文化,主流媒體有責任和義務積極引導。“夢想合唱團”大膽運用明星,加上風格多樣的歌曲、流行元素齊備的編舞、現代感十足的舞臺,具備了吸引年輕觀眾的所有要素。難能可貴之處在于它以公益目標推動唱歌比賽,通過公益項目推動明星深入做公益。
用明星影響其粉絲群體,產生輻射作用,提升公益行動的影響力。然后吸引NGO公益團體、基金會、企業等社會力量多方參與,以點帶面,在各方良性互動中形成一個公益氣場。這是因為“夢想合唱團”致力一種公益的精神和理念,關注容易被忽視的群體,殘疾兒童的母親、流動兒童等;關注受助對象比物質更重要的精神世界,高齡孤寡空巢老人情感和心理需要、殘障學生如何學會技能獲得尊重等,關注如何將公益常態化進行。
與具體一個個公益項目相比,人人皆可公益,事事都可公益的公益日常化理念,正在被喚起;與實際捐獻的錢數相比,一種更為平等、尊重、信任、理解的公益氛圍,正在被營造。相信通過不斷挖掘節目內涵,完善公益項目和形式,電視公益慈善業還將大有可為。
(編輯: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