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稱發現王羲之作品唐摹本 促進文化交流
1月9日,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最近發現了臨摹于中國唐朝時期的中國書圣王羲之摹本作品《大報帖》。日本媒體介紹說,這個摹本高25.7厘米、寬10.1厘米,共3行24個字,是五島美術館理事兼學藝部長名兒耶明收到個人收藏者的鑒定請求后,又委托東京國立博物館進行鑒定的。東京國立博物館陳列品管理課長、中國書法史專家富田淳等人進行鑒定后,認定這是王羲之書法作品的摹本,并認為這個摹本有可能是遣唐使帶回日本的。
中國書協理事、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曉華看過作品圖片后表示,從用筆、風格和氣息來看,這件作品應該是王羲之摹本作品,有很多慣用的手法在以前發現的唐摹本中也出現過,它對于書法史研究、豐富王羲之學術史料十分有意義。中國書協理事、《中國書畫》雜志執行主編張公者認為,這件作品灑脫、暢達,是王羲之風格。若確是唐摹本,其價值極大,對研究王羲之書風是重要的實物證據,也是后代學習王羲之書法的又一在風格上別具特點的精彩與經典之作,“較之目前流傳的王羲之唐摹墨跡本,此帖在用筆上更具變化且較厚重,與收藏在遼寧省博物館的《姨母帖》《初月帖》同屬厚重一路。王羲之的字前人評論比較俊秀,此件不同,且很肆意,‘也’‘耳’兩字用筆尤其放情。王羲之其他摹本中此類墨跡少見。”日本方面的鑒定也確定,該摹本所用的紙張是“縱簾紙”,與以前發現的摹本一樣。
張公者介紹,王羲之目前沒有真跡傳世,留傳墨跡多為唐摹本。收藏在日本的有《喪亂帖》《二謝帖》《得示帖》《孔侍中帖》《游目帖》《妹至帖》等;收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有《快雪時晴帖》《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遠宦帖》;上海博物館藏有《上虞帖》;天津博物館藏有《寒切帖》;遼寧省博物館藏有《姨母帖》《初月帖》;美國藏有《行穰帖》,以及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幾種唐摹、唐臨《蘭亭序》。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稱,這件《大報帖》的發現,是繼1973年日本發現《妹至帖》之后,相隔40年的重大發現。東京國立博物館將于1月22日開始舉行“書圣王羲之展”,展出這件新發現的作品。“日本藏有大量古代中國書畫,他們是用各種手段把這些杰作弄過去的,大部分保護得很好。日本人對中國古代文化很崇拜,中日之間的文化交流歷史悠久。這件作品若確定為唐摹本,對中日文化交流會起到促進作用,會有很多中國書法家去觀摩研究。”張公者說。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