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海洋”第一屆海洋中國新年音樂會開幕
12月27日,在中俄兩國的國歌聲中,“我們的海洋”第一屆海洋中國新年音樂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拉開帷幕。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以宣揚中國海洋文化為主題的古典音樂盛會。
本次新年音樂會由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和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聯袂演出,由中國指揮家邵恩與曾8次獲格萊美金唱片獎的指揮家何塞·塞雷布里埃執棒。從柴可夫斯基享譽世界的《暴風雨幻想曲》、德彪西的交響素描《大海》、瓦格納的《漂泊的荷蘭人》序曲、哥薩科夫的《大海與辛巴達的航船》到王酩的《織網》(電影《海霞》選曲)、呂遠的《西沙,我可愛的家鄉》等經典作品,在兩支樂團的演繹中盡顯壯麗恢弘、大氣磅礴。
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日益加深,海洋經濟已成為拉動中國經濟發展的有力引擎。十八大報告更明確提出,要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國家海洋局相關發言人表示,雖然我國在維護海洋權益方面已取得突破性的進展,但仍面臨嚴峻挑戰,中國正在逐步通過一系列的舉措向世界宣告,我們的海洋主權不容置疑。隨著一系列維護國家海洋權益的有力舉措的陸續開展,在贏得廣大群眾支持和擁護的同時,也向國際社會充分展示了中國政府維護主權的堅定意志和決心。
邵恩透露,作為一個海域遼闊的海洋大國,我們的海洋主題音樂,尤其是古典、交響、樂曲方面的創作依然很少。在他看來,本次音樂會的海洋主題無疑是一次發人深醒的拷問,提醒廣大音樂工作者在未來更多地關注海洋,創作更多讓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喜歡的經典音樂作品,讓中國在建設海洋強國的過程中,海洋文化的影響力也能夠同樣進步與強大起來。
在北京首演之后,海洋中國新年音樂會還將在天津、廈門、上海等地巡演,并通過多種渠道和媒體平臺以在線等形式向更廣泛的樂迷和觀眾群體進行傳播。今后,海洋中國新年音樂會將成為常態,在傳播海洋文化、展現海洋時代風貌的同時更用文化聲張海洋權益,用藝術塑造海洋意識,讓保護中國海洋主權的意識深入民心。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