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報]惡俗廣告為什么還振振有詞?!
新年臨近,喜愛電視的人們在期待元旦春節電視文化大餐的同時,也將不得不面對多次名列十大惡俗廣告的巨人集團腦白金廣告的輪番轟炸。不管你愿意否,腦白金廣告中的“老頭老太”將在你眼前著勁爆服裝不厭其煩地扭來扭去,不知疲倦地唱著那單調乏味的廣告詞。
有意思的是,一般廣告主雖行惡俗之實,但卻堅決否認惡俗之名,而腦白金卻十分樂意自認惡俗。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巨人集團一負責人坦言,“年年都被稱為惡俗廣告。但這是我的考核條件,老板說如果進不了十大惡俗廣告的排名,我獎金的60%就被扣除了”。真叫人大開眼界。
廣而告之乃廣告的天然目的,所以有人說讓人記住的廣告就是好廣告。這自然是廣告題中應有之義,但絕不是廣告的全部。當下廣告早已過了純粹推銷產品的階段,而以塑造品牌形象為重點訴求。即便單純推銷產品的廣告,也十分注重品牌的整體文化內涵和價值觀。國內外一流品牌莫不如是。
但國內廣告日益粗鄙化是不爭的事實,惡俗“玩家”也絕不僅僅是腦白金。回顧2012,各地惡俗廣告可謂五花八門。南寧公交車廣告“紅豆生南國,相約看婦科”,遠在唐朝的王維躺著中槍;蘇州一餐館宣稱“不要告訴別人,你的肚子是被我搞大的”,令人惡心;成都一家房地產公司強調“成功太晚,商學院的很難是原配;成功太晚,年紀可以當她爹”,爆炒混亂而錯誤的價值邏輯;海南椰樹椰汁炮制“每天一杯,白嫩豐滿”,讓人誤以為這家頗有影響的飲料企業開賣豐胸產品……更有甚者,某些政府部門也粗鄙地開練“惡俗”,本年度影響最大者莫過湖北利川市旅游局在重慶推出的“我靠重慶,涼城利川”車身廣告,引發巨大惡評,不得不草草收場。
惡俗廣告之所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與社會生活日益多元豐富伴生而來的粗鄙化有關。通過改寫成語、改寫真善美,通過挑戰傳統、挑戰價值底線,通過拋棄良知、拋棄責任,借助利益追求至上的傳播媒介,以求實現引領潮流、實現成功的快感,正暗合著社會生活中那些為了成功成名不擇手段的粗鄙潛流。
可以預料,惡俗廣告將長期存在下去,但它必須為自己的惡俗買單。僅僅在消費者中留下惡名是遠遠不夠的,希望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加強監管,讓惡俗廣告付出應有代價。
(編輯:偉偉)
· | 文化當遠離粗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