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大典·宗教典·儒教分典》出版
在今天召開的《中華大典·宗教典·儒教分典》出版座談會上,諸多專家學者對這部剛剛推出的巨著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這個座談會少了一個人。”上海師范大學教授、《中華大典·宗教典·儒教分典》主編李申在發言伊始即表達了一份深深的敬意和哀悼。他所說的這個人,就是已故著名哲學家、宗教學家、歷史學家,也是《中華大典·宗教典》的主編任繼愈先生。正是在任繼愈的親自指導和參與下,《儒教分典》的編纂工作才得以順利開展。
“作為一代大師,任繼愈在《儒教分典》的編纂過程中發揮了統帥的作用。其貢獻令人永遠無法忘懷。”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說。
1978年,任繼愈重提“儒教是宗教”說,長期未得到學界理解。時至今日,承認這一判斷的學者日益增多。北京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學院教授周桂鈿就是這部分改變看法的學者之一,他認為:“《儒教分典》的出版,為‘儒教說’的成立提供了可信的資料,為儒教的存在提供了無可爭議的證據,意義重大。”
《中華大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務院批準的最大的一項文化出版工程,下含24典,《宗教典》為其中之一,下分《儒教分典》《佛教分典》《道教分典》和《伊斯蘭基督與諸教分典》4個分典,總計3000多萬字。
《儒教分典》是《宗教典》完成編纂任務、出版見書的第一部分典,共設釋義稱名、神祗、教職與設施、禮樂、教義、經籍、人物7個總部,全書共計1150萬字,精裝6冊,2012年11月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釋義稱名總部》收集關于儒教、孔教、圣教和圣經稱名的材料,以展示儒教這個名稱在古人觀念中,乃是和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同樣性質的宗教;《神祇總部》設天神、地神、人神部,以相關材料展示儒教的神祇系統;《教職與設施總部》設教職教爵、設施部,展示儒教的組織系統和宗教設施狀況;《禮樂總部》設禮部和樂部,展示儒教的禮儀制度;《教義總部》設天人之際、精神與鬼神、德行、修養、占驗、報應、異端七部,展示儒教教義;《經籍總部》設經、史、子三部,分別介紹相關書籍;《人物總部》按時代分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代、清代七部,分別介紹該時期的重要儒者。
(編輯: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