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攝影要具備民俗學意識
時間:2012年12月20日來源:《光明日報》作者:龍軍
柴選(中國攝影報副總編輯)
今天下午,作為首屆中國鳳凰國際攝影雙年展的一部分,“民俗攝影現狀與民俗學意義上的影像追求”論壇在此間舉行。中國攝影報副總編輯、攝影評論家柴選表示,優秀的民俗攝影作品應該成為民俗學、社會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人類學、歷史學、民族學等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令柴選感到憂慮的是,現在的部分民俗攝影工作者對民俗學知識和所拍題材見解粗淺,拍攝思路也長期停留在唯美化表現的層面,因此難免造成對任何儀式都只關注最有氣氛或最具代表意義的“決定性瞬間”,對民俗的理解只停留在婚喪儀式、節慶表演等膚淺層面,甚至只關注少數民族題材。而且,一些拍攝者還存在不尊重當地風俗習慣,違背民族習俗的行為。
柴選說,合格的民俗攝影工作者,應該對民俗文化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有更多的民俗觀察力和民俗學意識,對于具體事象的形成、發展及其與地域、歷史文化的淵源等有深刻理解,能深入探究、窮而后工地把握民俗的深厚內涵。
(編輯:偉偉)
共1頁 首頁 | 上一頁 1 下一頁 | 尾頁 轉到第頁 |
延伸閱讀:
· | 展示民俗之美 天津楊柳青首辦國際民俗攝影展 |
· | 民俗攝影:走出浮華,深入民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