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界紀念顧毓琇誕辰110周年
由中央音樂學院主辦,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東南大學協辦的“顧毓琇教授誕辰110周年紀念活動”今天在北京舉行,來自海內外的音樂專家、學者聚會中央音樂學院,共同緬懷顧毓琇先生。
顧毓琇先生是中國現代史上杰出的文理大師,在科學、教育、文學藝術等不同的自然科學和人文藝術領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顧毓琇先生是中央音樂學院的前身——國立音樂院的創始人和首任院長、中國古樂譜的研究權威、中國黃鐘標準音的制定者,并曾兼任國立交響樂團團長和禮樂館館長。
顧毓琇教授早年參加五四新文化運動,是中國現代話劇的發起人之一、上海戲劇學院前身的主要創始人。顧毓琇教授一生創作詩詞歌賦近8000首,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多產的詩人之一,曾獲得世界詩人大會授予的“國際桂冠詩人”稱號。顧毓琇教授對佛學的研究造詣精深,出版過具有世界影響的禪宗研究專著。
顧毓琇教授是國際公認的電機權威和控制理論的先驅、國際電氣與電子領域最高獎項“蘭姆”獎的獲得者。顧毓琇教授也是著名的教育家,是中國電機、無線電和航空教育的奠基人之一,曾任清華大學工學院院長、中央大學校長、國立政治大學校長、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終身教授。
“顧毓琇教授誕辰110周年紀念活動”包括紀念大會、顧毓琇生平成就展和顧毓琇教授塑像揭幕儀式、紀念音樂會等豐富內容。中央音樂學院院長王次炤教授說:“顧毓琇先生是中國老一輩知識分子的杰出代表,他廣納現代科學和人文精神,自強不息,積極入世,備受贊譽,贏得了國人乃至世界的敬重。我們為顧先生卓絕的成就感到驕傲,向這位淡泊自持的宗師致以深深的敬意。”
紀念音樂會今晚在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廳舉行。顧毓琇作詞、作曲的音樂作品曾多次在海外公演,1991年和2001年,中央音樂學院先后舉辦過兩次顧毓琇作品音樂會。今晚音樂會的曲目是中央音樂學院的作曲教師在顧毓琇教授原作基礎上的創新成果,其中,聲樂作品以顧毓琇教授的詩歌為歌詞并譜曲,器樂作品則根據顧毓琇教授所修訂的古譜做了全新編配。近年來活躍在國內國際舞臺的張立萍、張建一、袁晨野、彭康亮、于紅梅、張強、戴亞、袁莎等著名歌唱家、演奏家參加了演出。
(編輯:孫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