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農民畫:藏在深山人未識
2012年3月22日,新疆麥蓋提縣農民畫家在庫木庫薩爾鄉文化站繪畫。金煒/CFP
對新疆文化館美術部主任、副研究館員帕爾哈提·吐爾遜來說,自己做了一輩子的新疆維吾爾農民畫至今沒有完全走向全國和世界,是他心里永遠的痛。
“我馬上就要退休了,每年都要在新疆各地舉辦多場農民畫培訓班,這個深受新疆維吾爾農民喜愛的藝術品種沒有得到發揚光大,心里很急。它可是我們新疆的寶貝呀!”帕爾哈提·吐爾遜感慨地說道。
新疆出版部門今年7月向廣大農村地區出版發行了一套《民生新疆雙語畫叢》的連環畫冊,給這個藝術品種全新的生命。因為這套畫叢的繪畫者全是新疆維吾爾農民畫家,是新疆維吾爾農民畫的創新。這些畫幅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表現力,畫作充滿了想象力,色彩對比強烈,有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浪漫色彩。它不講究色彩搭配、構圖技巧,如果用專業角度去看,簡直是毫無章法,完全不符合繪畫邏輯。但在農民畫家的筆下,卻顯得協調、美麗,充滿情趣,深受新疆各族人民群眾的歡迎。
“但這僅僅只是冰山露出一個角,要想讓它真正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發揚光大,路還很長。”帕爾哈提·吐爾遜憂心忡忡地說。
新疆維吾爾農民畫的淵源
新疆維吾爾農民畫是一種傳統的民間繪畫藝術,它將理想和現實融合在一起,表達農民善良、純樸而原始的內心感覺。
維吾爾民間繪畫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之一。據帕爾哈提·吐爾遜考評,其源頭是原始巖畫、壁畫、石窟藝術、剪紙、刺繡等民間美術。歷史上,新疆維吾爾族人創造了非常優秀的繪畫藝術。當代維吾爾農民畫中,依然能看到古代石窟壁畫藝術的影響。
上世紀70年代,陜西戶縣、上海金山等地興起了農民畫熱潮,給新疆維吾爾繪畫藝術傳遞了某種積極信號,維吾爾繪畫藝術像火山一樣爆發,在新疆各地普遍盛行。特別是在新疆喀什地區麥蓋提縣,眾多的農民拿起畫筆,描繪自己身邊的生活與變化,描繪自我想象空間里所有一切美好的東西。他們以農民純樸的目光觀察并用明亮的色彩描繪周圍火熱的田園生活,他們在新疆各地舉辦了各類農民畫展,引起了強烈反響。
從“油漆工”到農民畫家
1977年,新疆文化廳在烏魯木齊舉辦“麥蓋提、察布查爾農民畫展覽會”,這是新疆維吾爾農民畫第一次向公眾展示,受到了觀眾與專家學者的高度重視與好評。1977年8月,新疆維吾爾農民畫畫冊《麥蓋提縣和察布查爾縣農民畫》,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從此,那些民間“油漆工”就被稱為農民畫家了。
曾長期擔任阿克蘇地區庫車縣文化館館長的帕爾哈提·吐爾遜清楚地記得,因為自己常在一些報刊上發表畫作,當地的許多農民畫師找上門來,請求給予輔導。而當他第一次看到他們的繪畫作品時,十分驚奇。“農民們繪畫從來不講究繪畫規律,想到哪里畫到哪里,畫面上也沒有比例關系,色彩更是隨心所欲,什么色彩最好看就用什么色彩。甚至一些農民畫師說,他們畫的東西是夢境里的東西。”
如此獨特的畫法,讓新疆維吾爾農民畫開始得到人們的認可與關注。1978年麥蓋提縣農民畫師依明·帕里托等畫家的7幅作品刊登在《人民日報》上。1983年《農民日報》又刊登了3幅新疆維吾爾農民畫師的作品。1986年45幅新疆維吾爾農民畫師的作品在北京美術展覽館展出。1991年熱依木·賽里木的作品《打獵》在《中國日報》和《香港之窗》合辦的“國際民間繪畫展”上榮獲二等獎。2001年由自治區畫院介紹,9幅麥蓋提農民畫有幸被帶去美國紐約參展。2008年10幅新疆維吾爾農民畫作品在美國巡回展覽。
農民畫的天地應該更廣闊
帕爾哈提·吐爾遜曾在阿瓦提縣見過一位70多歲的老畫師,他叫阿不拉尼亞孜,是阿瓦提縣白西來克鎮的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他對繪畫的愛好,讓他不辭辛苦來到縣里舉辦的農民畫培訓班,做了一名學生。
帕爾哈提·吐爾遜說:“農民畫作者與專業畫家對周圍事物的觀察體驗與感情積累很不相同。在維吾爾農民畫中我們可以看到無意識當中的集體感情經驗和歷代各種不同意識形態的積淀。像農民畫《神奇的晨鳥》,作者這幅莫名其妙的、非常抽象的畫讓我們想起古代維吾爾摩尼教詩歌《贊美詩》中的詩行。”
帕爾哈提·吐爾遜認為,民間藝術是所有藝術的起源,所以保護民間藝術是將來藝術發展的前提。在全球化的沖擊波中,我們的藝術只能用自己的特色讓世界文化更加豐富和多樣化,農民畫這樣才能生存,這樣才能為后人的創作提供豐富的營養。但他在調研中發現,新疆維吾爾農民畫在藝術上正在倒退。
為了讓農民畫繼續發展,經過多年努力,阿瓦提縣已確定8位農民畫師每月給予他們一定的補貼,他們每月給縣里提供兩幅畫作,供展出。庫車縣、莎車縣也準備跟隨其后,為農民畫師解決創作的后顧之憂。而更好的消息是,在南疆許多縣文化館里,都辟出了專門的農民畫展廳,專門展出本縣的農民畫。
可這對龐大的新疆維吾爾農民畫來說,仍只是杯水車薪。因為新疆維吾爾農民畫還沒有走出自我的天地,哈爾遜說,它的天地應該更大更廣闊。
(編輯:孫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