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箱帳號: 密碼:
      English日本語簡體繁體

      打工文學:紙媒停刊,轉戰鍵盤

      時間:2012年12月10日來源:《中國藝術報》作者:柳冬嫵

        《江門文藝》小說插圖。2012年12月,老牌打工文學雜志《江門文藝》(打工·生活)出版最后一期,宣布2013年將正式停刊

        《打工族》《江門文藝》等打工紙刊的停刊,并不意味著打工一族不需要文學、不需要文化、不需要精神訴求,并不意味著“打工文學”的式微,恰恰相反,“打工文學”正活躍在一個由網絡統治的新世界里,“打工族”已經成為不停按動電腦鍵盤和手機鍵盤的“拇指族”。

        網絡文化對印刷文化的沖擊,如同印刷文化對書寫文化的沖擊一樣是革命性的。當數字媒體的沖擊波一浪高過一浪之后,籠罩在傳統紙媒身上的“死亡咒語”已經變成現實。2012年12月,月發行量曾達到30萬冊的老牌打工文學雜志《江門文藝》(打工·生活)出版最后一期,宣布2013年將正式停刊。早在兩年前,月發行量曾達到40多萬份的《打工族》(原名《外來工》)已經正式停刊。對于網絡時代發生的這些重要文化事件,幾乎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默默消失悄無聲息。

        上世紀90年代,純文學期刊普遍面臨被邊緣化的命運,但是以刊登“打工文學”為主的《佛山文藝》及其半月刊《打工族》卻獲得了市場上的成功,月發行量增加到七八十萬冊,號稱“中國發行量最大的文學期刊之一”和“中國首家文學半月刊”。《佛山文藝》的目標讀者鎖定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打工族,圍繞著打工者的接受趣味,關注打工族生存的酸甜苦辣,感同身受地撫慰他們的精神苦悶,傳達他們被壓抑著的內在訴求,鼓勵打工者“我手寫我心”,書寫刻骨銘心的個人體驗,賦予小說、詩歌、散文以新的表達空間與文體活力。1993年《佛山文藝》創辦全國第一本暢銷打工雜志《外來工》,1999年《外來工》由月刊改為半月刊,2000年7月改名為《打工族》,集中發表新聞性、紀實性、資訊類的文字,與《佛山文藝》在文體上既有明確的分工,又相互呼應相互補充。《外來工》營造一種“同是天涯打工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宣傳語)的氛圍,獲得了打工者們的廣泛認同。但《打工族》在新世紀,開始走下坡路,編輯們使盡各種招術,無法挽回頹勢,苦苦支撐數年,由半月刊改回月刊,最后宣布關門大吉。《打工族》苦苦支撐的十年,正是網絡迅速擴張的十年。在珠三角風光八面的其它打工類刊物,無論是正版的,還是盜版的,都遭到了同樣的厄運。最早刊發張偉明“打工小說”《下一站》的打工刊物《大鵬灣》,只是深圳寶安區文化局的一份內刊,上世紀90年代初僅在深圳、東莞兩地發行,月發行量最高峰時居然超過了10萬冊。在網絡時代,這些都已經成為過去的故事。著名“打工作家”王十月在微博上感嘆:“想起當年在佛山打工時,江門文藝,大鵬灣,打工族,曾是無數打工者的最愛。如今都停了。”

        《打工族》《江門文藝》等打工紙刊的停刊,并不意味著打工一族不需要文學、不需要文化、不需要精神訴求,并不意味著“打工文學”的式微,恰恰相反,“打工文學”正活躍在一個由網絡統治的新世界里,“打工族”已經成為不停按動電腦鍵盤和手機鍵盤的“拇指族”。如同歷史上每一次傳播媒體的變革,都對文學產生巨大的影響一樣。新世紀之后,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化和網絡化寫作的興起,具有與以往傳統印刷紙媒不同性質的網絡文學,逐漸形成規模,并且對中國新世紀的文學格局,產生了根本性的影響。每一種新媒介的出現都重構著我們的文明,影響并改變著文化與文學秩序,誘發文學形態和傳播介質的更新。科技的發展構成了文學類型化最根本的物質基礎,新媒體的出現、便捷的網絡傳播和電子書閱讀改變了文學的傳播和接受方式,進而直接推動了“打工文學”的發展。由于過去那種在紙質媒體發表作品的唯一性被打破,受制于文學編輯美學趣味的門檻也被拆除,打工一族的寫作自主性有所增強。網絡傳播技術具有便捷、即時、覆蓋范圍廣等特點,以及其幾乎不受限制的發布、傳播、反饋方式。快捷、自由的發表平臺可以提供不同的人以虛擬的身份介入文學,網絡正在成為人們天性中文學情結的發掘地,使得打工族樂于用它來記錄個人的生活現實和心靈感受。創作主體的創作激情被激活,創作經驗的積累在階段時間內更有效率地豐厚起來。興起的網絡打工文學,就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

        以起點中文網為例,在網上搜索,就有2545件打工題材文學作品。天涯社區東莞版最近幾年,推出了多部暢銷全國的長篇打工小說。2009年,洪湖浪的長篇打工小說《牛小米外企打拼記》在天涯社區東莞版創下網絡點擊2000萬次的東莞最高記錄,迅速由九州出版社出版,25集同名電視劇《牛小米外企打拼記》也開始籌拍。這部小說結合作者10年外企工作經驗,以身邊人物故事為原型,采用生動傳神的案例,撲朔迷離的情節,幽默風趣的語言,將一段辛酸的外企故事披露出來。韓宇的長篇打工小說《東莞不相信眼淚》最初引起網友轟動也是在天涯社區東莞板塊,經國內多家網站相繼連載后,迅速在網上躥紅,2007年由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這本書,僅在東莞永正書店就賣出5000多冊。2010年,東莞移動把小說搬上手機后,已有30萬移動用戶閱讀這部小說。房憶蘿(楊海燕)于2006年5月開始在天涯網上連載《東莞打工妹生存實錄》,短短幾個月該帖躍為天涯第一帖,月點擊量超過百萬,后來以《我是一朵飄零的花——東莞打工妹生存實錄(一)》出版,并成為手機閱讀最受讀者歡迎的網絡文學作品之一,區域推廣效果最佳,單日信息費最高收入突破5萬元。2009年周述恒以“淡看紅城”的網名,把《中國式民工》發布在煙雨紅塵文學網站,在網上點擊率超過50萬次,2010年初由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小說以周小凡、小林和張志偉這三個農民工的打工生活為主線,反映農民工艱辛的生存狀態以及農民工在城市里很難找尋的認同感與歸屬感。

        網絡對“打工文學”的推動,最主要體現在傳播性上,為寫作者增加了一個發表和交流的空間,而且這個空間是不受嚴格審查的,它的讀者面甚至比紙媒更廣,傳播得更遠。許多新的打工寫作者,都是借助網絡起步的,并獲得廣泛的好評和認同,可見網絡平臺的威力和價值。網絡為“打工作家”提供了充分發揮的舞臺,但這并不能改變文學本身,“網絡文學”不是什么新鮮產品,不是新文體,不是什么新題材,所派生出來的“網絡”概念,只是一種外在的指稱而已。所有在網上發出的文學作品,只能在文學的意義下、在文學的范式中被接受、被評價、被篩選,至于它的發布傳播渠道是紙質媒體還是網絡媒體,并不改變其文學的性質。而且,一般來說,由于紙質媒體審稿程序的規范與權威性,當下通過網絡自助傳播的一些文學作品,依舊是通過紙媒的出版、發行途徑,來完成它最后的傳播。紙面媒體仍然具有不可比擬的優越性,網絡閱讀與紙刊閱讀在感覺上是有差別的,其收藏性和反復閱讀率也都有差距。紙面刊物的權威意識在未來若干年內仍然存在,人們的閱讀習慣也難以全面改變。因此,《牛小米外企打拼記》《東莞不相信眼淚》等網絡“打工小說”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很快遭到傳統紙媒(出版社)的關照和眷顧,“受招安”——找到紙上的歸宿,還是它們最大最終的心愿和目標。


      (編輯:子木)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中文字幕无| 人妻丰满av无码中文字幕| 东京热人妻无码一区二区av| 无码专区狠狠躁躁天天躁| 夜夜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日本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va无码va在线va天堂| 中文有码vs无码人妻|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 免费无码H肉动漫在线观看麻豆 |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自偷自偷偷色无码中文| 亚洲欧美综合中文| 无码中文字幕av免费放dvd| 国产中文在线观看| 国产白丝无码免费视频| 一夲道DVD高清无码|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高清在线|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久久|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大全1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mv在线电影 | 亚洲VA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国产中文欧美日韩在线|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 | 精品国精品无码自拍自在线| 伊人久久无码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国产情品久久|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亚洲天堂2017无码中文|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不卡 | 亚洲国产中文v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电影网站| 无码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五月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超清无码无卡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