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表彰20部優秀保留劇目
時間:2012年11月21日來源:《中國藝術報》作者:董大汗
11月20日,文化部在京舉辦第二屆優秀保留劇目大獎獲獎作品表彰會,京劇《楊門女將》《華子良》《徐九經升官記》、昆曲《十五貫》、黃梅戲《天仙配》、呂劇《姊妹易嫁》、豫劇《朝陽溝》《鍘刀下的紅梅》、越劇《紅樓夢》《柳毅傳書》、河北梆子《寶蓮燈》、梨園戲《董生與李氏》、吉劇《桃李梅》、彩調劇《劉三姐》、蒲劇《山村母親》、兒童劇《青春跑道》《寶貝兒》、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歌劇《洪湖赤衛隊》《江姐》等20部作品受到表彰。
文化部部長蔡武出席會議并講話。他說,優秀保留劇目大獎評獎及巡演活動,是文藝評價機制的一次重大改進,也是促進我國舞臺藝術繁榮發展的重要舉措。這一評獎著眼于演出,著眼于傳承和繼承,著眼于在演出實踐中接受時間和觀眾的檢驗,更加符合藝術規律,有利于藝術事業的繁榮與發展。開展優秀保留劇目大獎評選和巡演活動,有利于樹立正確的文藝創作導向,發揮文藝作品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有利于鼓勵藝術院團面向基層、面向觀眾,有利于促進舞臺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有利于增加中華民族當代文化積累。
會議由文化部副部長董偉主持。
據悉,相比首屆評獎活動,本屆修訂和完善了評選辦法,擴大了參評作品范圍,把參評劇目創作時間由改革開放以來前推至新中國成立以來。對演出場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規定1949年以后首演的劇目應達到1000場以上。所有劇目在改革開放以后的演出場次應達到400場以上,近三年的演出場次必須達到60場以上。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