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在香港舉辦
第四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開幕式現場
第四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開幕式現場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文聯主席孫家正同與會嘉賓交流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文聯主席孫家正同與會嘉賓交流
第四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在香港舉辦
孫家正致開幕辭并看望著名國學家饒宗頤
11月20日至21日,由中國文聯、香港藝術發展局主辦,中國文聯港澳臺辦公室、中國文聯理論研究室承辦的第四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在香港舉行。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文聯主席孫家正和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楊承志,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王英偉和殷巧兒、黃文娟、陳建文等香港有關部門、中國文聯有關單位負責人,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80多位知名文藝家、學者出席論壇開幕式。
孫家正在開幕式上致辭。他說,文化看似柔弱,實則堅強。當歷史的塵埃落定,許多喧囂一時的東西都會煙消云散,唯有優秀的文化長留世間。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祖先創造精神的結晶,也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傳承和培育的結果,它在堅守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成為海內外中華兒女共有的精神家園。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永葆中華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責任和擔當。
孫家正指出,當今世界正處在一個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各種思想文化交流激蕩,在增進不同文明、文化之間的相互了解與信任中,在積極維護和促進人類文明的繁榮與進步中,擴大中華文化的影響成為一種必然要求。加強兩岸四地之間的文化交流,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加強合作,有利于中華文化傳承和創新發展。
孫家正說,當前,海峽兩岸關系正進入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新時期,兩岸四地人員往來之頻密、各項交流之深入、合作領域之廣泛,前所未有。心靈的溝通是交流、合作和發展的基礎和前提,而溝通人們的心靈,沒有比文化更切合、更有效的東西了。衷心希望各位專家學者敞開胸襟、暢所欲言,結合兩岸四地藝術交流的現狀發表卓見,加強溝通,增進友誼,努力為當代中華文化藝術的繁榮與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王英偉在致辭中表示,隨著兩岸四地交流和合作漸漸增多,各地的藝術界將不再局限于本土發展,而是通過更多的交流及溝通,增進彼此之間的相互了解,進而加強合作,達到融合共贏。
開幕式后,孫家正專程到饒宗頤學術館看望了中國文聯榮譽委員、國學家饒宗頤。孫家正緊緊握住他的雙手說,您是國學大師,學術和藝術造詣都很高,您老身體這么康健,是香港之福,也是中華之福。孫家正專門為他頒發了中國文聯榮譽委員證書與金質證章,并為饒宗頤學術館題字。饒宗頤向孫家正贈送了自己的書畫集及書法作品。雖已90多歲高齡,但饒宗頤依然每天堅持練習書法,練習瑜伽。說到高興處,他在凳子上盤起雙腿,在空中揮舞手臂描畫起來。據介紹,饒老每天都這樣堅持,手勁很大,每次春節拜年,手都被他握得發疼,年輕人都做不到。孫家正熱情邀請饒宗頤先生再來北京,并衷心祝福饒老健康長壽,繼續為民族、國家的文化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楊承志、黃文娟陪同看望。
本屆論壇的主題是“文化交融與藝術發展”。為期兩天的交流研討設置了大會演講、分組討論、“共話香港”圓桌交流和藝術講堂等環節。論壇開幕當天,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的專家學者丹增、陳永華、郭孟雍、蘇樹輝、邱歡智、胡抗美在大會上進行了主題演講。在分組討論環節,專家學者圍繞多元文化語境下的藝術傳播與教育、青年藝術培養、藝術教育與當代文明素養、中華文化的共通性和地域性等議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作為本屆論壇特別策劃的一個內容,11月21日,“共話香港”圓桌交流環節將在張子揚的主持下,內地和香港的專家饒曙光、潘魯生、毛俊輝、鄭新文和在場聽眾,以“千里共嬋娟——香港與內地藝術交流回顧與展望”為主題進行切磋交流。本屆論壇還將設置藝術講堂環節,由內地的兩位專家李前寬和李春青分別到香港兩所大學進行講座和交流互動。
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于2009年創辦,旨在通過為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的藝術家、理論家、評論家們搭建學術交流的平臺,擴大和加強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文化交流,積極探索中華文藝在新時期、新形勢下的發展規律和策略,弘揚中華文化,增強中華文化在世界文化發展格局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首屆論壇于2009年初在海口成功舉辦,第二屆論壇于2010年底在臺灣成功舉辦,第三屆論壇于2011年在澳門成功舉辦。
【相關圖片】
孫家正、楊承志、黃文娟等拜望饒宗頤
饒宗頤向孫家正贈送書法作品
孫家正題字:向饒老致敬
孫家正向饒宗頤頒發中國文聯榮譽委員證書與金質證章
(編輯:孫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