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學院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精髓
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第一家孔子課堂,學生們用自己的照片拼成漢字。人民日報記者 張旸攝
在美國馬里蘭大學孔子學院,一群從中國參加夏令營回來的高中生興奮地與記者分享他們的感受。“我們與中國的同齡人交談,一起玩東北傳統游戲,逛名勝古跡,非常開心。”“我們早上去公園,跟當地人學習太極。”馬里蘭米德高中的黑人小伙子蘭斯頓·克拉夫特邊說邊比劃起了太極招式。
正在米德高中讀10年級的女孩林德斯·埃麗說,他們學校5年前開設了中文課程。“一些同學認為中文很難,我卻覺得挺容易。”埃麗在黑板上寫下“我喜歡中國”五個漢字。她的母親說,她鼓勵孩子學習中文和中國文化,也鼓勵她高中畢業后去中國的大學念書。
馬里蘭大學孔子學院成立于2004年11月,是美國第一所孔子學院。如今,美國的孔子學院總數已超過80所。馬里蘭大學孔子學院副院長崔建新對本報記者說,自己見證了這個項目從小到大、不斷發展的過程,也深深體會到中美民間交流的重要性。“我們這所孔子學院最初只有幾名學生,而現在各類注冊學員已達800多人,學生涵蓋從幼兒至在職人員的各個年齡層。漢語推廣直接涉及到馬里蘭州大中小學50余所,包括各類學生數千名。”
育英小學是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一所公立學校,采用一天英文、一天中文的模式教授所有課程。2009年底,育英小學與馬里蘭大學孔子學院合作,開設了特區第一家孔子課堂。育英小學副校長馬科塔女士告訴記者,今年有超過600個學生申請來育英小學就讀,由于只有40多個名額,只能抽簽決定誰被錄取。她說,由于中文教學項目運轉良好,華盛頓市教育局剛剛批準了對育英小學的一項資金補助。
很多當地學校是主動聯系孔子學院,從而建立合作關系的。位于馬里蘭州的格瑞伍茲中學是一所有著百余年歷史的私立女子寄宿高中,在2010年與馬里蘭大學孔子學院合作建立了孔子課堂。學校藝術教育部主任、孔子課堂負責人麥克艾德莉女士對記者說:“開設孔子課堂源于我對中國文化的興趣。通過研究中國的藝術和詩歌,以及幾次到中國旅行的經歷,我意識到中國不僅有幾千年悠久的歷史文化,更是充滿活力的現代化國家。于是,我在2009年主動去馬里蘭大學孔子學院,提出了合作的想法。”這所中學現在有法語、西班牙語和中文3種外語可供選擇,約有1/3的學生選擇了中文。
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教育局外語教學部主任約翰·紐博爾對記者表示,在傳播中國語言和文化方面,馬里蘭大學孔子學院近年來工作非常出色,尤其是與華盛頓市和馬里蘭州各個社區建立了良好聯系,成為當地交流和傳播中國文化的中心。他表示,“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但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國傳承下來的感恩、謙和等文化價值觀。外國人學習中文不僅因為她是21世紀最重要的語言之一,也因為他們喜愛中國文化傳承下來的精髓”。
馬里蘭大學孔子學院的前美方院長、物理學家劉全生對記者說,“在推廣中國文化和漢語教學方面,建立孔子學院是最快、最有效的方式,事實證明收到了良好效果。孔子學院在美國蓬勃發展,走向了主流社會,也得到了美國民眾的喜愛和支持”。他認為,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勤儉、平和、誠信、尊師重教等理念,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也有積極意義。
(人民日報華盛頓電)(人民日報駐美國記者 張旸)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