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伸出手來和世界相握”——在十八大新聞中心感受開放與自信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在即,與十八大相關的信息備受關注。怎樣全方位了解這場盛會?據記者連日來的觀察,信息渠道通暢、多元。
首先是有關大會的基本信息。共有多少黨代表參加十八大,其構成如何?這些代表是怎樣產生的?會議期間有哪些重要安排?問題雖多,求解卻容易:登錄十八大新聞中心網站,“大會新聞”、“權威發布”、“代表名單”等板塊內容豐富、更新及時,足以提供詳盡答案。
記者們提前了解十八大的愿望最為強烈。只要走進新聞中心,都會在第一時間得到滿意的答復:想獲取最新資訊?可以參加新聞發布會;想預約采訪黨代表?可以登記申請,有專人聯絡回復;想準備一場立體式的完美轉播?這里提供大會的電視信號、文圖影像、綜合信息,以及無線上網服務。如果你是境外媒體或港澳臺媒體,還可以參加新聞中心準備的數十場外出參觀采訪,在京津冀三地看發展、訪民情,真切感受中國闊步前行的強勁律動。
待大會開幕,信息來源將更為直接——每天都會有團組開放日、記者招待會、集體采訪等多場活動,絕大多數代表團都會向中外記者開放討論會,使記者們能夠現場聆聽討論,并在會后向黨代表提問。網絡媒體還可以將黨代表請到設在新聞中心的網絡服務室,和網民在線訪談。
時時送動態,處處得便利。大會還未召開,開放、民主的信息就已經透過這諸多細節傳遞出來。
其實,早在今年二月,這種開放的氛圍就為大眾所感知。當月,湖北率先通過報紙、電視公示了代表候選人初選名單及信息。此后,陸續有10個省市區面向大眾公示,其他省市區也進行了黨內公示。
與十七大首次以黨內文件形式公示初選名單相比,十八大拓寬了公示渠道,短信平臺、公開媒體等多管齊下,提高了公示實效性,產生了良好反響。
還有更多“信號”值得記取——98%的黨員參與了代表推薦提名工作;廣泛宣傳優秀候選人事跡;代表初選首次實現差額考察;突出基層導向,一線黨員代表增加;首次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代表選舉情況……
一系列自覺而積極的舉措背后,是黨內民主穩步推進的可喜局面;而支撐起這種民主、開放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成熟與自信。正如古巴記者羅德里格斯評價的那樣,只有一個有輝煌成績做底氣的、自信的政黨,才能“主動伸出手來和世界相握”。
(編輯: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