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時代抒寫 為人民放歌——第12屆長江韜奮獎獲獎者掃描
新華網北京10月27日電(璩靜、楊榮榮)第12屆長江韜奮獎評選結果日前揭曉,20位德才兼備、品行兼優的新聞工作者喜獲殊榮。他們是新時代新聞隊伍中的佼佼者,是新聞工作者的榜樣,他們用新聞人生告訴人們優秀新聞工作者不變的選擇——為時代抒寫、為人民放歌。
躬行大地 人民至上
正如一位新聞工作者所言:用雙腳跑出來的沾滿泥土的新聞作品總是充滿了激情,始終彰顯著一種光輝、一種力量、一種信心。
從2002年7月到2004年9月,兵團日報記者王遐獨自一人奔波近萬公里,深入駐守在邊境線旁的30多個邊境團場調查、采訪,與50多位戍邊人和歷史事件的親歷者傾心交談,并進入曾引發邊境戰事的爭議領土實地察看,寫出了一萬六千多字的長篇通訊《歷史的回聲》(上篇)和《不夜的邊關》(下篇),被譽為“最全面、最權威、最生動、最感人”的“兵團樣本”。
“我做完了一件最想做、最應該做的事,否則我將愧對兵團邊境團場兩代戍邊人?!边@是王遐的心聲,也是對新聞工作者“躬行大地、人民至上”理念的最好解讀。
中央電視臺“走基層”報道自去年8月推出后,不到半年已首發新聞1200多條,涌現出了“皮里村蹲點日記”“楊立學討薪記”“農民工詩人楊成軍”等好作品。作為把關人,新聞中心副主任楊華堅持親自策劃,審看和修改每個制作環節。
解放軍報郭建躍每年下基層采訪都在200天以上,20多年來他走遍北疆八千里邊防一線所有連隊哨所,采訪足跡遍及陸海空不同類型的部隊。
在貼近一線的采編實踐中,新聞工作者還為老百姓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
黑龍江人民廣播電臺交通廣播總監張廣雷連續6年發起愛心送考志愿服務活動,參加的出租車駕駛員和私家車主已達3萬多人,還通過發起愛心基金一次性募集善款2400萬元,4年里累計救治貧困家庭先天性心臟病兒童410多名……
“坐在同一條板凳上,才能縮短心與心的距離;住在農家的炕頭上,收獲的才不止是建議。”這是中央電視臺“走基層”宣傳片的解說詞,也代表著廣大新聞工作者對于“走轉改”的理解和自覺踐行。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