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文化產業的饕餮盛宴——寫在第五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博會開幕之際
圖為惠安女現場展示影雕技藝。(資料照片)
為期四天的第五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將于本月26日開幕。已經成功舉辦四屆的文博會,今年正式躋身國家級文化產業交流平臺,將以全新的姿態迎接八方賓客。
據悉,本屆文博會總展覽面積超過65000平方米,共設標準展位3300個,展位數和展館面積均比上屆增加了62%以上。今年的簽約額預計將突破400億元。
數字的變化令人矚目:從首屆簽約109個項目,簽約總金額58.7226億元人民幣到第四屆的155個項目,簽約總金額359.71億元人民幣,海峽兩岸文博會的簽約項目和總金額已是首屆的1.4倍和6.1倍。海峽兩岸文博會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正在不斷增強,正如廈門市副市長黃強所說,“兩岸眾多名企、名牌紛紛借助這一大展臺,推介精品,尋找商機,開拓市場。”
海峽兩岸文博會,已成為一場兩岸文化產業的饕餮盛宴。
●創意達人的大舞臺
在兩岸業界人士眼里,今天小創意,明天大產業。在海峽兩岸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兩岸人民一起玩創意,已成一種時尚——文博會成為兩岸創意達人盡情揮灑才華的大舞臺。
憨厚的大象咧著嘴巴笑、五彩斑斕的熱帶魚從水里游到了陸地上……這些可愛、色彩鮮艷的動物原來是用廢舊報紙“團”出來的。廢紙、零星布塊或是破銅爛鐵,當達人們對它們進行“二次創作”的時候,被賦予的欣賞價值往往大過材質或使用價值本身。
每年海峽兩岸文博會,最熱鬧的要屬創意市集。創意市集上聚集了一大批年輕的創意達人,他們將生活中的各種物品“玩弄于股掌之間”。“創蝦米”互動區,為每個人提供一塊陶土,捏出自己心目中的“蝦米人”。還有人直接在泥巴上“作畫”,經過顏色的點綴,一群“蝦米人”生動鮮活了許多。小有成就感的市民,把自己創作的“蝦米”帶回去,開始自己的創意生活。
臺北故宮博物院從“國寶”翠玉白菜衍生出了水果叉、公交卡、鑰匙扣等幾十種經濟實用的文創產品,讓高高在上的文物精品“飛入尋常百姓家”。這讓湖北參展商陳琪大受啟發:“臺灣文化創意做得比較好。像臺北故宮博物院里頭的這些文物,可以做到和普通民眾的生活結合起來,值得我們學習。”
●名企名牌的大展臺
據廈門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葉重耕介紹,第五屆海峽兩岸文博會現場,名企、名品、名人頻頻亮相,眾多展商好戲連臺。
中國移動六大基地首次集體在全國文化產業大會上參展,并在海峽兩岸文博會上首發六項全新產品;“水晶石”將現場搭建震撼影廳,播放2008年北京奧運會及2012年倫敦奧運會影像作品。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將組織臺灣20多位工藝之家(工藝美術大師)首次集體前來參展;華人官窯美學文化精品瓷器國際工藝大師王俠軍先生,將攜中國唯一受邀參加國際米蘭三年展的文創品牌——八方新氣首次亮相祖國大陸文博會。除此之外,保利文化將展出曾遺失海外140余年的圓明園銅件猴首、牛首、虎首及豬首的復制品;法國5家國際知名企業也將首次參加海峽兩岸文博會。
祖國大陸眾多文化大省和“重量級”文化企業“集結”第五屆文博會,臺港澳的參展數量也明顯增加。臺灣展位數達到700多個,香港天趣、香港美亞娛樂資訊集團等企業也來參展。本屆文博會還新增設了國際名品展區。
●產業對接的大平臺
臺灣企業“法藍瓷”可以說是廈門文博會每屆不落的“鐵桿”粉絲。為了籌備今年的展覽,這家企業不僅準備直接將巴黎時尚家居展上的特色展位復制到廈門,還一下子把展位面積從往年的50多平方米增加到135平方米;展示內容更是進行了精心遴選。
“法藍瓷”除了與祖國大陸著名藝術家、博物館合作開發瓷器外,還直接把營銷和服務中心設在廈門,生產基地設在江西景德鎮,銷售網絡遍布祖國大陸各地。目前,祖國大陸市場銷售份額占到“法藍瓷”全球市場份額的近30%。廈門法藍瓷實業有限公司大中華區執行長陳麗紅說:“‘法藍瓷’參與文博會業績,從剛開始前五年年銷售額8000萬元左右,到今年預計達到2.8億元。文博會帶來了不錯的效益。”
廈門中山路的蝦米堂創意大集,設有臺灣文創商品專區,臺灣九天民俗技藝團、蔡志忠漫畫、藏寶圖藝術等品牌已正式入駐。單這個蝦米堂就擁有將近三千多平方米的營業空間,足以為文博會的產品提供日常銷售服務,打造文博會的扎實產業鏈。
文博會匯集了海峽兩岸有代表性的文化企業、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涵蓋了創意產業、廣播影視、數字娛樂、傳統藝術、演藝產業、非物質文化遺產等,以項目為紐帶搭建文化產業與資本對接的平臺,走出了四個結合——文博會項目與落實《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結合起來;與打造福建、廈門現代服務業和文化產業集群結合起來;與實施文化產業項目帶動,建設廈門“創意之城”結合起來;把挖掘傳統文化內涵與突出產業新興業態的招商結合起來。
據介紹,廈門市計劃到2014年底,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400億元以上,占全市GDP的10%左右,年均增長速度保持在25%以上,成為廈門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性產業,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文化產業發展目標。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