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灑向江西書壇——記書法家毛國典
毛國典近照
“他為人厚道、謙和中有一種耿直與執著,在朋友中口碑甚好。他對藝術極為投入,時常為之廢寢忘食,十幾年間,取得了一個接一個的成就。”這是書法家李剛田對毛國典的評價,短短的幾十字道出了毛國典優秀的個人品德和藝術成就。
毛國典是一個積善成德、知足常樂、不忘本的人。他憑借自身努力,先后在全國第九屆書法展,中國第二、三屆書法“蘭亭獎”,首屆青年展等全國大展中獲獎。如今他已是全國知名的書畫篆刻家,卻一直保持著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作風。他日常用的是一個麻布提袋,很多人都曾勸他把包給換了,但他總是說:“這包結實,盛東西多。”可是,在2008年“5·12”汶川地震發生后,毛國典卻先后拿出2萬元捐給了當地紅十字會和災區,并連夜寫了10幅字在中國書法家網上拍賣,將所得資金6萬余元全部捐給了災區。去年3月,他又一個人去了四川映秀鎮和汶川,拿出5000元資助兩名孤兒上學。
毛國典于2004年調到江西省書協。為了了解江西省書法的現狀,提高全省書法水平,兩年時間他走遍了江西70個縣,調研并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免費舉辦書法講座近百場,增進了基層書法愛好者學習書法的積極性。2004年江西省中國書協會員數量僅90人,這一現狀深深地觸動了他,他搞活動、做培訓、帶隊伍,培養書法人才成為他來江西書協要做的第一件事。從2004年開始,江西省逐步開展各種省級常規書法展覽以及舉辦各種培訓班、高研班,江西省中國書協會員數量也在幾年間猛增到200余人。
毛國典還個人出資34萬元,資助來自江西各地市的柳憶、何華、蔣金玲等15人到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本部進修,以提升他們的書法創作實力,為他們今后的書法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毛國典更是憑借自己在全國書壇的聲望,先后將屢獲國展大獎的河南書法家李貴陽、杜思吾引進江西,像這樣跨省引進書法人才的例子在全國都不多見。江西省書協還和江西省高安市委市政府緊密合作,經過兩年時間的緊張籌備,高安被中國書協正式命名為“中國書法之鄉”,打破了作為文化大省的江西沒有“書法之鄉”的局面。這其中都蘊含著毛國典的汗水與心血。
作為全國最年輕的省級書協主席,毛國典的路還很長,他說他還有很多宏圖大志要實現,江西便是他施展才能的廣闊舞臺。他將不辜負江西書法愛好者和書法家的期望,帶領江西書法界,努力打造出一支有實力有地位的“書法贛軍”。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