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研討毛澤東詩詞與中國詩歌發展道路
光明日報訊(記者 倪迅)9月23日至25日,全國毛澤東詩詞研究界的近100位專家學者提交了近60篇論文,在江蘇啟東參加由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中華詩詞學會、江蘇省毛澤東詩詞研究會等聯合主辦的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第12屆年會,就“毛澤東詩詞與中國詩歌的發展道路”進行專題研討。
據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主任冷溶介紹,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是全國唯一專門研究毛澤東詩詞的學會,在文學界、學術界影響很大。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名譽會長逄先知認為,毛澤東詩詞是毛澤東思想的藝術結晶,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史詩,是時代精神的贊歌。中宣部原副部長、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名譽會長賀敬之在賀信中說:毛澤東的創作實踐以古典形式融進新的時代內容,讓我們讀來常常激動不已,成為時代的最強音和時代精神、民族精神的藝術表達。
關于怎樣評價毛澤東詩詞對中國詩歌發展的貢獻,中國社科院副院長、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會長李捷認為,毛澤東詩詞緊扣中國革命和建設發展步伐,與人民、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形成了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革命的史詩,在中華詩詞發展史上揭開了新的一頁。文化部原副部長、中華詩詞學會會長鄭欣淼指出,在那個傳統文化受到不公正對待、舊體詩詞幾乎無存身之地的年代,毛澤東詩詞的公開發表,不僅彰顯了舊體詩詞的魅力和生命力,對于舊體詩詞的保護、傳播也起到了無可代替的作用。
對于今天討論毛澤東詩詞的意義,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陳晉指出,毛澤東詩詞和老一輩革命家的詩詞,是中國20世紀歷史上影響深遠的文化創造和文化現象,研究、宣傳和普及毛澤東詩詞文化,體現了詩詞界和學術界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原會長陳昊蘇說,在社會價值取向多元化、世界風云不斷變幻、人們難免出現迷惑的時刻,堅持理想信念的人們仍應堅守進步的追求,堅守革命的傳承,走向明天。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