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圖書館展示館藏釣魚島有關文獻
9月17日,國家圖書館在京展示了館藏釣魚島有關文獻。文獻包括國圖館藏精選的數十種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以下簡稱釣魚島)相關古籍善本、輿圖、報刊等資料,從歷史事實出發,用文獻“說話”,證明中國最早發現、命名并利用釣魚島,以及中國對釣魚島進行了長期管轄的歷史事實。
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楊載出使琉球,冊封察度琉球王。從此,琉球王均由中國皇帝冊封,冊封使留下了大量的《使琉球錄》。陳侃《使琉球錄》(1534年)是現存最早記載中國與琉球海上疆界的中國官方文獻,證明釣魚島在中國版圖之內。周煌《琉球國志略》(1756年)確認釣魚島在中外之界中方一側,還標繪了臺灣及其附屬以釣魚島為中心的東北諸島。明將領胡宗憲與地理學家鄭若曾編纂的《籌海圖編》(1562年)將釣魚島等島嶼編入“沿海山沙圖”,作為中國領土列入中國的防區,這是中國對釣魚島實行有效管轄的最早記載之一。鄭舜功《日本一鑒》(1555年)則從地理角度認定釣魚島是臺灣的附屬島嶼。茅元儀《武備志》(1621年)、明末施永圖《武備秘書》承襲了《籌海圖編》將釣魚島列入海軍巡檢防御范圍內的記載,表明明朝已對釣魚島有連續無間斷的管轄。黃叔璥《臺海使槎錄》(1736年)記載了“釣魚臺可泊大船十余”,并說明釣魚島在行政上早已屬于臺灣管轄。范咸《重修臺灣府志》(1747年)、陳壽祺等《重纂福建通志》(1871年)均將釣魚島等島嶼列入臺灣海防區域。1945年由中華民國政府內政部地圖發行許可、中國史地圖表編纂社出版的《中韓日形勢圖》明確標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地理位置,表明這些島嶼為中國領土。
此次活動除了展出介紹了以上反映中國最早發現、命名并利用釣魚島和對釣魚島進行了長期管轄的文獻外,還展示了向達校注《兩種海道針經》,日本學者井上清《釣魚島:歷史與主權》《關于釣魚島等島嶼的歷史和歸屬問題》等著作,以及《人民日報》刊登的有關釣魚島的我國外交部聲明等資料。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