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大獎能否喚來好劇本?
李曉宜/CFP
從2013年起,國家廣電總局將設立“中國電視劇優秀原創年度劇本獎”,每年拿出1000萬元,評選10大原創劇本和20部入圍劇本,努力提升中國電視劇的創作水平。千萬大獎能否召喚來好的原創劇本?
近日,中國廣播電視協會電視劇(編劇)工作委員會聯合江蘇省委宣傳部,舉行了中國電視劇編劇首屆講壇,以“電視劇創作的大眾化方向和精品意識”為主題,從生產源頭探討了電視劇創作的得失,并對政府“千萬大獎”鼓勵原創進行了回應。
原創精神是突圍的前提
中廣協電視劇(編劇)工作委員會會長、著名編劇高滿堂在發言中直面電視劇存在的問題:“歷史劇缺乏正氣,年代劇缺乏神氣,現代當代劇還缺地氣,創新還缺乏勇氣,創作者要提高志氣。”他提出編劇工作者應該提高文學修養,增強作品思想性,學會獨立思考,講究故事特性,講究敘事策略,娛樂不可無度。
“同一個時期內,拿出遙控器,一換臺全是諜戰戲。這確實是一個問題,更為嚴重的是,每部戲基本都是那么幾個元素,情報、暗殺、抓捕與反抓捕,每一部諜戰戲大致上都離不開這三大元素。”中廣協電視劇(編劇)工作委員會常務副會長、著名編劇劉和平對電視劇的嚴重同質化倍感擔憂。
當下,很多編劇創作的最大困惑就在于難以創新,幾乎所有的題材,都已經被寫、被拍了,或正在寫、正在拍。“大量的現代戲扎堆,題材雷同,我也陷入不知道還能寫什么的苦惱。”曾創作《婆婆媳婦小姑》、《錯愛一生》、《媳婦的美好時代》的著名編劇王麗萍,對自己一度陷入創作困境直言不諱,稱“在一大堆同類題材中難以出新、難以出奇招”。在她的《媳婦的美好時代》熱播以后,一時間就涌現出了許許多多的各色“時代”,題材雷同、同質化現象已然非常嚴重。在扎堆的現實題材劇中,王麗萍的每部劇幾乎都既叫好又叫座,取得收視率和觀眾口碑的雙贏。當被問及秘訣是什么時,王麗萍說,多年創作她堅持兩點:“原創”和“真善美”的表達。
在這次講壇中,還有制片方、導演等多方的聲音共同“論道”電視劇創作。曾執導過《國家機密》、《雪花那個飄》的安建導演認為,原創精神是最可貴的,他說應“少一點改編,少一點類型,少一點跟風”,只有原創才能占有話語權。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