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再掀消費潮 專家呼喚回歸傳統節日的文化本質
時間:2012年08月22日來源:新華網作者:高潔 劉寶森
新華網濟南8月22日電(記者高潔 劉寶森)8月23日是我國民間傳統的“七夕節”。被稱作“中國情人節”的“七夕節”,如今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人追捧,精明的商家自然不會錯過大好商機,圍繞“七夕節”的營銷已悄然升溫。
記者發現,發達便捷的網絡成為商家促銷高地。帶有“七夕節”烙印的禮物,如鮮花、巧克力、首飾、玩偶等近期銷量大增;很多餐館、商場紛紛打出“七夕節”宣傳促銷廣告;一些反映愛情的影片也選擇此時上映,力圖借助濃郁的節日氛圍招徠觀眾。
據民俗專家解釋,“七夕節”起源于漢代,又稱“乞巧節”或“女兒節”。盡管“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較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但并不等同于西方的情人節;只是在現代商業氛圍影響下,“七夕節”逐漸成為眾多愛情節日之一。
與此同時,不少打算為自己心儀姑娘采購禮物的男性對這個傳統節日也有“微詞”。今年剛剛參加工作的IT工作者付磊打算帶女友去餐廳吃頓燭光晚餐?!暗备灎T的價格比我一個月的電費還高。”他苦笑道,“談錢傷浪漫,談浪漫傷錢啊?!?/p>
在不少女性眼中,被商業化了的“七夕節”也并不浪漫?!埃福昂蟆眴紊砼嗄挈S平麗告訴記者,這種消費主義至上的過節方式沒有任何情調,演化為消費日的中國情人節與西方情人節還有什么不同?
與男友相戀3年的吳慶玲希望男友能夠帶給自己一個有中國味的浪漫“七夕節”,而不是送束花,吃頓飯,看場電影。她認為與其到人滿為患的情侶集中地排隊等座位,還不如散步聊天放松心情。
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王恒展認為,我國傳統的“七夕節”具有濃郁的浪漫氣息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應該借助這個傳統節日倡導忠貞不渝的愛情觀,讓更多年輕人堅定對理想愛情的向往和追求,并使之回歸傳統節日的文化本質。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