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界共議“孝的當代價值”
“中國孝文化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它既深刻地影響著自己的民族,也影響著世界。在運用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推進當代中國文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孝文化注定要扮演重要的角色。”在近日召開的“‘孝的當代價值’暨《中國孝文化概論》出版研討會”上,與會學者如是說。
研討會上,湖北工程學院黨委書記、中華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肖波教授作了《孝文化的未來與我們的使命》的學術主旨發言。
肖波教授從“銀發中國”、“少年中國”、“鄰里中國”、“行進中的中國”4個層面進行闡述,探討了“孝”在應對老年化社會、開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設和諧社會、構建民族精神家園中的積極意義。
與會學者對于《中國孝文化概論》出版的學術意義、教材價值、社會效益等給予了積極肯定,并圍繞“孝的當代價值”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學者們指出,越是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時代,越有必要認真研究自己的傳統文化,以高度的文化自覺與自信進一步發揚光大自己的民族文化。與會學者認為,探討“孝的當代價值”,須堅持辯證法與唯物論,滲入億萬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鮮活實踐,賦予體現社會發展方向的時代精神,使其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保持民族性,體現時代性,將孝文化這一傳統優秀文化推向一個新的高度,為構筑民族精神家園作出新貢獻。
與會學者高度評價《中國孝文化概論》不乏創新之處:該著作在國內第一次較為全面、系統地介紹和詮釋了中國孝文化;站在歷史長河岸邊鳥瞰源流波濤、春秋變幻,全景統攬,納幾千年情懷于其中,用概論正統的方式書寫孝文化,尚未有見;該書自成體系,不失為一部重要的理論奠基成果;《中國孝文化概論》力圖從文化的視角全面審視和闡釋孝文化,盡量做到既能把握全局概而攬之,又能有所取舍不顯累贅,使體現中國古代文化核心、延綿幾千年而不衰的孝文化更具有整體感、立體感、簡潔感;《中國孝文化概論》既論傳統,也論現代,既論理論,也論實踐,注重實效性;該書不僅論述了孝文化概念、內涵、教化、法律等義理,以及《孝經》、《二十四孝》等文本基本內容,而且論述了孝文化現代轉化、當代價值、家庭養老、和諧社會建設,以及孝文化的建設與創新等內容;《中國孝文化概論》是中國人和外國人全面了解中國傳統孝文化,把握中國人文心理,構建良好人際關系的一本可讀之書。
據介紹,《中國孝文化概論》(人民出版社 2012年6月第一版)是湖北工程學院開展孝文化學術研究的階段性成果。同時,它還是一本重要的教材型讀物。它是該校于孝文化教學工作實踐中,在認真總結孝文化教學經驗,努力探索孝文化教學規律的基礎上形成的。《中國孝文化概論》是以孝文化為主題的國學教材建設的初步成果,對于推動當代國學課程建設,以及國學學科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此次研討會是由光明日報國學版、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研究中心和湖北工程學院共同主辦的。來自中央文明辦、教育部、人民出版社、中國倫理學會、中共孝感市委等有關單位和科研機構以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國學領域的領導專家學者40余人出席了會議。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