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文化 服務社會——第五屆北京(國際)藏學研討會圓滿落幕
匯聚21個國家和地區267名藏學學者的第五屆北京(國際)藏學研討會4日在北京圓滿落幕。
由中國藏學研究中心、中國西藏文化保護與發展協會、西藏社會科學院主辦的第五屆北京(國際)藏學研討會2日在京開幕。會議以“西藏社會變遷與國際藏學發展趨勢”為主題,共收到論文238篇。
據悉,會議期間,與會學者通過大會交流和分組專題交流的形式,圍繞“可持續發展與民生保障(社會與經濟)”“歷史”“文獻、考古與藝術”“根敦群培研究”“宗教”“梵文”“因明”“當代政治”“藏醫藥”“文化”“語言與信息技術”等學科或專題展開研討。討論中,許多專家學者發表了個人最新學術研究成果,不僅有論證嚴密的傳統藏學基礎研究著述,也有關注藏族社會現實問題、具有較強操作性的對策和建議。在藏學研究的熱點、焦點問題上,專家學者們本著嚴謹認真的治學理念和科學務實的學術精神進行了對話交流,踐行了本次會議“傳承文化、服務社會”的理念。
“第五屆北京(國際)藏學研討會是一次藏學界國際性學術盛會。會議的成功舉辦,標志著藏學界國際交流與合作具有堅實基礎和巨大的合作空間。”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副總干事鄭堆在閉幕式上表示,北京(國際)藏學研討會力爭發展成國際藏學領域專家學者展示最新研究學術成果、開展學術交流的首選平臺。
自1991年至今,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已單獨或與中國西藏文化保護與發展協會、西藏自治區社會科學院共同主辦5屆國際性北京藏學研討會。20余年來,會議規模不斷擴大,學術水平不斷提高——
1991年9月舉行的1991年北京中國藏學討論會以“1959年以前西藏的社會結構及其對西藏社會所產生的影響”為主題。
1997年8月,130余名來自12個國家的藏學學者出席了由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和西藏社會科學院聯合舉辦的97北京藏學討論會。
圍繞“西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這一主題,2001年北京藏學討論會為參會的183位12個國家的藏學學者提供了一個對話平臺。
2008北京藏學討論會吸引了217名中外學者,來自16個國家。會議以“西藏的經濟發展與社會繁榮”為主題,討論內容涉及藏學研究的各個領域。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