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麗水世博會河北活動周:讓世界感受河北文化的魅力
韓國麗水世博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國國家館的相關活動也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由河北省文聯承辦的河北活動周文化展演活動日前在韓國上演時引起了強烈反響,從開幕式上的大型文化演出到時段性文化交流演出、再到河北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傳習,河北的特色文化,攜著來自太行的風,漂洋過海,在韓國麗水世博會那一方世界舞臺上,開出了一朵朵絢麗奪目的中國文化之花。僅3天的時間,就演出了26場,有21000多人次觀看,在世博園內形成了一股河北熱。
為使此次文化展演成為亮點,河北省文聯組織了一大批優秀藝術家和節目赴韓國演出。歷時半年多精心打造的《家在渤海邊》的開幕式演出,在韓國麗水世博會中國國家館內一經演出,就贏得現場一片掌聲和贊美。節目雖然不過20多分鐘,卻把河北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河北梆子、武術太極、雜技魔術等河北的特色文化元素與世博會“生機勃勃的海洋與海岸”、中國館“人海相依”的主題做了很好的融合。來自日本的“世博奶奶”山田外美代對演出情有獨鐘:“非常精彩,尤其那些優美的舞蹈讓人難忘!”時段性文化交流演出亦是場場火爆,節目也不得不從原定的每天4場加演到每天10場來滿足觀眾的需求。
在中國館內進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傳習同樣精彩。此次河北文化周特別選擇了蔚縣剪紙、武強年畫和中國畫來進行展示。蔚縣剪紙第三代傳人周淑英和國畫家孟德馨,都擅長以牡丹作為題材,一個剪牡丹、刻牡丹,一個畫牡丹,二人又是一個膚色稍黑,一個膚色白皙,所以,在場的人把她們兩個稱為“黑牡丹”和“白牡丹”。“黑白牡丹”同臺競藝,創作手法各異,作品各有千秋,引得觀眾爭相觀看。武強年畫博物館館長、年畫大師王玉鵬現場展示了木版年畫的印制過程,令國外觀眾拍手稱奇,他還將一張張印好的《六子爭頭》年畫送給觀眾,大家愛不釋手。看著藝術家們的奇妙展示,一位來自俄羅斯的小伙子一邊認真聽著介紹,一邊不時地在小本上做著記錄,很多觀眾還忍不住拿起刻刀、畫筆比劃起來,藝術家就手把手地教他們,現場好不熱鬧。
“走出國門,你們就是河北,要把河北最優秀的文化呈現給世界。”文化展演活動的總策劃、河北省文聯黨組書記李軍和河北省文聯副主席潘學聰曾經這樣叮囑所有的演職員們,大家也將這一囑托牢牢記在心里,時刻把最好的狀態和精神面貌呈獻給觀眾。參加演出的李彧杰在石家莊的最后一次彩排中扭傷了腳,打著封閉上了飛機,在麗水的演出達到了11場,表演時即使疼得鉆心,他也咬牙堅持;雜技演員周天,為了呈現給觀眾更好的演出效果,空竹幾乎不離身,每天練功長達十幾個小時,在韓國演出的日子里,他每晚都自己到住地的廣場上練習到深夜……也正是由于所有演職人員的努力,才能在韓國麗水的世界舞臺上,呈現出一次高水平、高層次、大影響的轟動性文化展演,才能讓河北乃至中國的深厚文化鐫刻在各國觀眾的心里。
(編輯: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