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實:努力開創文藝評論工作新局面
努力開創文藝評論工作新局面
——在全國省級文藝評論家協會工作交流會上的致辭
(2012年6月19日)
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 趙實
同志們:
為進一步學習貫徹中央領導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開創文藝評論工作新局面,今天,中國文聯理論研究室和北京市文聯在這里聯合召開工作交流會,全國省級文藝評論家協會的負責同志集聚一堂,共同探討如何做好新形勢下文藝評論家協會工作、促進文藝評論繁榮發展等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文藝評論是文藝事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文藝評論始終依托豐厚的現實主義創作基礎,堅持馬克思主義文藝觀,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方針,在把握正確導向、繁榮文藝創作、推動文藝創新、引領社會風尚、提高鑒賞水平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多年來,一代又一代文藝評論家和評論工作者,以崇高的社會責任感和敬業精神,以深厚的文藝修養和嚴謹的學術態度,密切關注文藝實踐,關注人民大眾,關注時代發展,傳承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致力于文藝理論的不斷創新,結出了文藝評論的累累碩果,為促進文藝事業的繁榮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當前,我國文藝事業呈現出持續繁榮發展的良好局面。伴隨著經濟社會的重大轉型,一方面,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更加旺盛,文藝作品的數量急劇增加,而質量卻又參差不齊,藝術追求和商業運作以及社會效果時有相悖。另一方面,網絡媒體和平面媒體上娛樂話語迅猛增加,文藝資訊流通加快,既開拓了觀察文藝現象的新渠道新視野,也存在著一些非理性、庸俗化、過度娛樂化、跟風吹捧惡搞的評論,不同程度地混淆了視聽,模糊了價值取向。因此,如何引導文藝創作生產堅持正確導向和不斷提高藝術質量,如何引導文藝創新更好地與人民需求、與時代進步相結合,如何把握作品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如何引導受眾樹立正確的審美取向和提升文化品位等等,都亟需科學健康的評論加以辨析和引導。為此,中央領導多次強調,要切實加強和改進文藝評論工作。胡錦濤總書記強調,要高度重視文藝理論研究,加強文藝評論隊伍和陣地建設,支持開展積極健康的文藝批評。李長春同志明確指出,加強對文化產品創作生產的引導,是文化建設的首要任務,是實現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基礎。劉云山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切實增強文藝評論的針對性、實效性,開創文藝評論新風,發揮好文藝評論在宣傳評介優秀作品、引導文藝創作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中央領導的重要論述,對文藝評論工作提出了殷切期望和更高要求,具有重大的現實針對性。我們要認真領會、深入貫徹。
加強和改進文藝評論工作,關鍵在人才。由于各種原因,長期以來我國的文藝評論人才散布在各地方各領域,力量分散且不均衡,文藝評論的人才和資源亟待凝聚和整合。自1994年湖北、廣東相繼成立文藝評論家協會起,這種狀況得到了較大改善。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國已經成立省級文藝評論家協會20個,會員達2萬余人,還有不少地方成立了地市級文藝評論家協會。多年來,各地各級文藝評論家協會認真履行聯絡、協調、服務基本職能,注重發揮組織、引導、維權重要作用,立足各地實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團結和凝聚各地各領域文藝評論人才隊伍、推動文藝評論工作、促進文藝大發展大繁榮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此,我代表中國文聯,向長期以來默默奉獻在文藝評論家協會工作崗位的同志們并通過你們向廣大文藝評論家、評論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真誠的問候!希望你們更加充分認識當前加強和改進文藝評論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真把握文藝評論的正確導向,與時俱進、銳意創新,改文風、開新風、樹正氣,不斷壯大和建設文藝評論陣地,培育和凝聚更多優秀文藝評論人才,為推動文藝評論隊伍建設、促進文藝事業的健康發展、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最后,預祝會議取得圓滿成功,祝各位代表工作順利、身體健康!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