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報]電視臺無權亂改劇名
后宮大戲《甄嬛傳》口碑最近半年間急遽升溫。據有關媒體報道,最近,《甄嬛傳》的話題性絲毫不減,除了各種“甄嬛體”在網絡流行,黑龍江衛視更是因把電視劇《宮》改成《甄嬛前傳》的名字播出而遭遇網友罵聲連連。衛視非首輪播出劇改名現象最近屢有發生,不過對于幾乎受到一邊倒好評的《甄嬛傳》被“抱大腿”,網友直呼“傷不起”,質問“這些劇難不成又想借著《甄嬛傳》的熱播煥發第二春了?”
影視作品改名事件,我們時有耳聞。比如,高群書導演的電影《西風烈》,曾命名為《四大名捕》;央視一套播出的電視劇《我是特種兵》,曾命名為《子彈上膛》;章子怡、郭富城主演的電影《最愛》,在開拍之初原本命名《魔術時代》,后來改成《魔術外傳》,最終才敲定為《最愛》;而李連杰、成龍合作的《功夫之王》,也是從《雙J計劃》演變而來……當然這類改名不排除遭遇名稱撞車等多種原因。
如果只是導演或編劇在拍攝過程中對影視作品改名,這多少屬于藝術范疇的事,我們還能夠理解??勺鳛殡娨暸_,竟然也頻頻給電視劇改名,這就讓人匪夷所思了。比如,《遙遠的幸福》被改名為《六塊六毛六那點事》,《家常菜》被改名為《絕世好男人之家常菜》等等。
甚至,還出現過一部劇被不同電視臺改為不同名字的現象。比如,黃力加執導的年代情感戲《天道人道》,原本是以貧苦女孩菊子嫁給財主家傻兒子之后的悲苦遭際為主線,講述了各色人物面對困境時的人生百態。但在開播時,身為導演的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部劇被分別冠以《菊子》《被欺凌的女人》《地主家的女人們》等聳人聽聞的新名字……更嚴重的是,有些電視臺竟然將早已播過的老劇換個新名字再度播出,而且所換的新名字跟其它熱播劇“搭車”,覆手之間將一部電視舊作“以假亂真”地包裝成了電視新劇。除了黑龍江衛視將電視劇《宮》改成《甄嬛前傳》的名字播出,因而被批“抱大腿”以外,山東衛視將早在2007年便播過的《雪狼》改名為《懸崖第二部》播出,讓人誤以為是熱播劇《懸崖》的續集。據悉現在又改成了《懸崖之雪狼》,還是沒放棄對《懸崖》的“搭車”。
影視作品為何頻頻改名?相信這是不少觀眾好奇的問題。電影界有種說法,一部電影的名稱就像影片的靈魂和縮影,“點題”是取名的關鍵之一,理想的片名最好能夠恰如其分地表達主題、風格。確實,一部影視作品能起個恰如其分、通俗易懂而又彰顯個性的名字是至關重要的。筆者以為,電視臺等播出機構和影視作品的創作者、制作方等積極溝通,能改一更貼近作品內容、利于作品傳揚的劇名或片名,也不失為一件好事情。但是,電視臺等播出機構為了追求眼球經濟、高收視率,而擅自改名,就不能允許了。這種做法不僅傷害了作品本身,是對編劇、導演等創作者的不尊重,也給觀眾造成了誤解,甚至是誤導。尤其是同一部電視劇,在不同電視臺播出時“同貌不同名”,說輕點是讓觀眾糊涂,說重點就是愚弄觀眾,甚至可以說是欺騙。這跟同一藥品換個名稱冒充新藥品,以達提價目的何異?
此外,對于電視臺等播出機構亂改劇名的現象,有關管理部門必須干預,必要時,應像“限娛”那樣進行嚴格管理。亂改名之風不能長!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