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故居”引發文保話題 國家文物局回應
——“保護性拆除”和“維修性拆除”沒有任何法律依據
——最突出的不是個人破壞,而是法人違法
——《文物保護法》有漏洞,亟需修訂
“我進這個會場之前,一進國際飯店大堂就碰到了馮驥才委員,他說他今天的會寧可不開了,也要到康有為故居看看去。”3月7日前來列席文藝界別聯組會的新任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面色有些凝重地說。兩會召開之際,有網友發微博稱,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康有為故居“七樹堂”已經破敗不堪,而且面臨被拆遷重建的風險。這牽動了多位政協委員的心,馮驥才、許欽松等委員更是在開會間隙到現場查看。
許欽松委員在談及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文物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取得重要進展”時,有些急迫地說:“昨天中午我接到一個消息,說康有為故居可能要拆。我顧不上吃飯直接就奔現場去,康有為故居在米市胡同里,門口掛著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標志。那里面大概住了幾十戶人家。前一陣子‘梁林故居’一下子拆沒了,康有為故居會不會一不小心又沒了?當然還不知道要不要拆,但是我現在有這樣的擔憂。”
在聯組討論所有委員發言都結束后,勵小捷作為列席會議的部委領導主動第一個發言,回應不少委員關于名人故居保護的問題。“感謝各位委員對政府工作和文化遺產事業的關心。‘梁林故居’的拆除作為非法拆除,罰款50萬元,大家是不是認為少了?其實這是因為我們國家的《文物保護法》,涉及損害文物的罰款最高額度,只能罰款50萬元。下一步,我們的《文物保護法》也面臨重新修訂的問題。除了罰款,還明確要求建設單位原地恢復重建,這是主管部門的態度。所以在‘梁林故居’被拆的問題上,不存在‘50萬元就擺平’的問題。當然,政府提出的重建,落到實處還需要時間。”勵小捷直言。
“無疑,現在社會各界和媒體的高度關注已經成為我們實施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力量。從北京的‘梁林故居’拆除到今年2月中旬重慶的抗戰文物‘蔣介石行營’以‘保護性拆除’的名義被拆除,接連兩起這樣的事件都打著法律依據的旗號實施拆除,國家文物局對此類事件非常重視。2月17日,國家文物局表明了態度:所謂‘保護性拆除’和‘維修性拆除’沒有任何法律依據。同時各類級別的文物需要維修、保護和拆除的必須按照規定,報文物行政部門審批,包括大家所關心和提到的康有為故居,它是北京市的市級文保單位,如要拆除或維修,按照法律規定,必須報國家文物局審批,我們一定會盡全力盯住。”勵小捷言辭肯定。
“近期北京‘梁林故居’和重慶‘蔣介石行營’被拆除只是兩個比較具體的案例。普遍意義上的問題是,我們國家是一個文明古國,文化遺產所藏數量非常豐富,三次文物普查的結果顯示,全國不包括港澳臺地區,不可移動文物達77萬件。而目前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快速推進的階段,城鎮人口已經超過50%,所以建設與文化遺產保護的矛盾進入凸顯期,這是無法回避的。我們文物保護部門感到壓力也很大。我們也會和社會各界包括各位關心文化遺產事業的政協委員們把我們老祖宗留下的財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讓它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中,進一步發揮好應該發揮的作用。”對于勵小捷局長的“及時答復”,聯組討論會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列席會議的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表示:“這些年來,我們國家的文物保護進入到了一個最關鍵的時刻,而且應該說是歷史之最,文物被破壞實際上到了十分嚴重的程度。首先,歷史文化名城這個概念已經名存實亡,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成片的街區被拆除。另外,大家很關注的一些名人故居,我們盡了最大的努力僅僅是保留了個別的一些建筑,但實際上它的環境遭到了徹底的破壞,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四合院孤立在群樓之中,或者說只是作為一個‘盆景’。”
“最突出的不是個人破壞,而是法人違法。確確實實,我們在法律上有很多漏洞。《文物保護法》還是10年前做過一次修訂,修訂過程中又存在很多漏洞。在制定一部法律的過程中,各種利益集團、各方面的較量,或者說包括部門利益,使法律不可能完善,甚至說很多都是法理上的漏洞。今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部門已經通知國家文物局要做一個《文物保護法》執行情況的調研,這對我們下一步《文物保護法》的修訂將產生積極幫助。”宋新潮坦陳。
對于名人故居的保護,宋新潮闡述了實際情況和遇到的難題。“第一,現在的情況是很多新發現文物沒有及時公布。我們將會按照相關法律,要求地方文保部門把發現的不可移動文物公布。另外,將能夠達到較高科學藝術歷史水平的故居公布為各級不同的文物保護單位,使其受到法律的保護。第二,很多名人有若干處故居。比如康有為故居,現在知道的列入文物保護單位的就有三家,包括廣東南海的康有為故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東青島的康有為故居,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已列入將向國務院申報的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外還有北京的故居,對于它們我們怎么去做要有一個統籌規劃。再有,涉及到一些當代名人的故居還有一個復雜的問題,該怎么來界定?伴隨著我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步伐和在對于文化遺產保護越來越重視的情況下,都應該實事求是地做一些調整,使這些名人故居得到真正的保護。”
本報還將就此話題繼續關注。
(編輯:曉婧)